English

喜看警民“一家亲”

2006-01-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施金东 回金田 本报记者 蔡侗辰 我有话说

编者按:从2005年7月起,公安边防部队在4万公里的边海防线和156万平方公里的边防辖区深入开展“三访四见”活动,边防官兵走海岛、进草原、入沙漠、上高原,足迹踏遍了边防辖区的村村寨寨,这次公安边防部队历史上最大规

模的走访群众的实践,拉近了警民之间的距离,增进了警民之间的感情,边防辖区出现了警民“一家亲”的喜人局面。

从“一心为民”到“真心爱民”

“有时候找群众了解情况,很多人明明知道,就是不愿意配合。”很多基层民警觉得现在群众工作难做。“现在跟警察不好打交道。”一些群众也在抱怨。媒体上,警察执法时群众冷眼旁观的报道经常见到。专门工作和群众路线相结合这个公安机关的独特优势正在削弱,群众工作这个“传家宝”的丢失致使公安工作“耳不聪,目不明”。

没有一个稳固的群众基础,没有人民群众的坚强支持,公安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公安部边防管理局党委认为边防民警不但要“一心为民”,更要“真心爱民”,要为群众传递党的温暖和真情。公安部领导和边防管理局党委果断决策,从2005年7月起在全国边防部队开展为期一年的以“访贫问苦、访疾问难、访外(外来人口)问弱(弱势群体),让人民群众对边防民警看见、敢见、愿见、想见”为主要内容的“三访四见”活动。通过“三访四见”,让边防民警真正走到群众中间,与群众“零距离”接触,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密切警民关系,重建警民鱼水情。

从“为执法尽心”到“为执政操心”

广大民警带着深厚的感情走访,进了千家万户的门,认了千家万户的人,拉近了千家万户的感情,既找到了“执法为民”的钥匙,又把党的执政使命落实到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中,向广大人民群众传递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面对困难群众,边防民警或是慷慨解囊解其危难,或是奔走呼号,依靠社会力量使其度过难关。黑龙江黑河边防支队全体官兵捐款捐物5万余元,建立起“爱心超市”,用于救助急需救助的特困家庭和群众;广东边防总队医院开办“外来工门诊”,先后为6000多名经济拮据的外来工诊疗,并深入边防辖区为3000多名贫困群众义务体检、治疗;内蒙古包头边防支队帮助88户弱势群体申领了最低生活保障金;浙江宁波爵溪边防派出所协调街道办事处为70个困难家庭解决了住房,帮助31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走访中,边防民警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问题立即整治,将一些矛盾、隐患的苗头化解在基层。广西边防总队抽调21名执法办案骨干到北海市边防辖区蹲点,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共破获刑事案件171起,查处治安案件249起,摧毁犯罪团伙14个,北海边防辖区治安混乱的局面得到了有效治理和控制。12月14日,浙江宁波边防支队一市边防派出所民警在走访中获悉,一市镇前岙村村民因船舶补偿金发放问题在该村码头聚集,三、四名群众扭打在一起,四周聚集的100余名村民情绪激动,一场大规模的聚众斗殴案件一触即发,该所立即组织民警赶往现场,经过3个多小时的劝阻、协调,使事件得以平息。

从“独角戏”到“大合唱”

2005年“八一”建军节,河北唐山的许多群众拿着慰问品来到唐山边防支队浪窝口边防派出所慰问子弟兵,看着他们的那股亲热劲,谁能想到这个派出所曾因为粗暴执法和乱收费等问题被当地群众联名上告到公安部。看着昔日的“冤家”成了亲人,派出所干警们激动不已:我们对群众的感情有多深,我们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三访四见”成了增进警民感情的“高速路”。

“咱八路军的作风又回来了。”77岁的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林业局退休职工周志湖感动得老泪纵横,周老汉为其儿子因公死亡的抚恤金问题上访15年没有结果,在边防派出所民警的多次协调下终于得到妥善解决。半年来,公安边防部队共接待受理信访问题752件,己办结停访717件,停访率达到95.35%。“三访四见”成了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的“直通车”。

“三访四见”活动良好的社会效果和示范作用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大力支持。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河北省省长季允石等18个省区的领导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从组织上、政策上、保障上给予了大力支持,“三访四见”活动也由边防一家唱“独角戏”变成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大合唱”。广东、福建、云南、山东、广西、海南、新疆、内蒙古、河北等地一些县、镇党委政府及公安机关还借鉴、推广了公安边防部队“三访四见”活动的做法,有些地方还专门发文要求地方公安机关同步开展活动,福建厦门市公安局在何厝边防派出所召开深化“入户访查”座谈会,在全市公安系统推广了“三访四见”活动的做法。

图为边防官兵向灾区捐赠衣被。(黄金衔吴奇华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