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退耕还林:补贴到期之后怎么办

2006-01-07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退耕还林,一项以科学发展激活西部的富民工程,1999年试点迄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工程原定期限八年,试点地区现在只剩下一年时间

了。一批专家和实际工作者正将眼光投向这个尖锐的问题:如何使退耕还林“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

李文林老人的“境界”

年末了,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七营镇高崖村63岁的退耕农民李文林正喜滋滋地结算着2005年的收入。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李文林老人家共有11亩地,年均收入不到1000元,按照老人家自己的话说,“每年都是在为嘴巴忙活”,哪里会想到什么经营果林啊!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七营镇政府引导群众在盐碱滩上引种了2000多亩优良枸杞。仅此一项,全村人均年收入就超过2000元。借助退耕还林的好政策,李文林将11亩地中的8亩河滩地,全部栽上了枸杞。如今,枸杞已经进入盛果期。每到成熟季节,全家人上阵采摘枸杞。收成好的时候,光自家人还忙不过来,只好雇人采摘,最多时竟雇了50人。每采摘1市斤,给人3毛钱。李老汉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大半辈子都靠国家扶助过日子,老了竟然能为当地的劳务输出作出贡献。

他就是靠着退耕还林的补贴粮款和枸杞的收入,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从低矮、阴暗的窑洞搬入新建的砖瓦房。在向记者诉说这几年的变化时,他脸上洋溢着喜悦。

然而,更多的退耕农民无法达到李文林老人的“境界”。眼见着一年又过去了,掐指一算,8年之期说到就到,许多人在担心:补贴期限到了以后怎么办?生活的出路在哪里?

家住彭阳县丁岗堡的农民马俊成,世代以种地为生,靠天吃饭。退耕还林后,国家有了补贴,吃饭问题没有了后顾之忧。但没有文化,更没有一技之长的马俊成没能发展其他产业以补家用,除了外出打工挣些零花钱外,更多的是在依靠着国家的政策。在退耕还林工程中,马俊成退了30亩耕地,对8年之期更是清楚。他对记者说:“我也正琢磨着这事儿呢。”同样思考这件事的,不仅是退耕农民,还有当地的各级干部。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党委书记许正清告诉记者:“离退耕还林工程截止的时间越来越近。以后该怎么办,我们在想办法。”

这么多人这么“早”就开始“忧心忡忡”,与当地的一段历史教训有关。

“2605”项目的历史教训

尽管已经过去20年,但人们对西吉县“2605”项目的被毁仍然记忆犹新。

1982年至1986年,西吉县在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实施“2605”项目。该项目的宗旨是:通过造林种草,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各业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世界粮食计划署无偿为项目提供了小麦、干面条、牛肉干、牛肉罐头、椰枣等食品援助,其形式与现在的退耕还林颇为相似。

项目提前一年完工,取得显著的效益:土壤侵蚀总量大幅度减少,林草覆盖面积大幅度上升,土地使用进一步合理调整,促进了多种经营,农民生活、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农村燃料奇缺的状况得到缓和。当地农民对此表现出很高的热情,项目验收官员对此也给予好评。

这样一个耗时、耗力、耗钱的生态工程,本应备加爱惜,使之发挥长久的生态效益,但令人遗憾的是,工程完工不久就遭到了毁坏。

整个项目建设147万亩,其中造林70万亩,竟有32万亩毁林复耕。保留下来的只有国有林场和部分集体林场的林地,农民承包的土地几乎都复耕了。

农民为什么要毁林复耕?记者到当年的项目区进行了深入采访,观察了复耕的田地。

原来,项目完成后,国内外的援助停止,农民的生活马上就成了问题,而退耕地却产生不了经济效益。随着人口的增加,生活压力的加大,农民把目光又瞄向了退耕地。

西吉县吉强镇夏大路村村党支部书记马向林、村主任马进仁向记者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工程完工后,由于地方没有相应的后续扶持措施,工程一停止,破坏就开始了。先是少数,后是多数;先是割草,后是毁林;先是小打小闹地毁,后是大模大样地干。“兵败如山倒”,原来好端端的林地,仿佛在一瞬间就变得七零八落。到1992年,几十万亩退耕地又变成“复耕地”。

西吉县为此成立了“林草管护办”,组织人力制止毁林行为。无奈鞭长莫及,最终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辛辛苦苦栽种的林草被毁。坡耕地―退耕地―复耕地,经历了这样的变故之后,当地农民依然过着原先的日子。

如今,说起当年毁林的教训,西吉县的干部群众毫不隐讳。他们希望有更多的农户能像李文林一样发展经果林,而当地农民更多考虑的是地方如何出台配套政策,让他们感觉更踏实,而不仅仅等着国家补贴来维持。

寻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出路

为使退耕还林“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想了很多办法,做了大量工作。为培植后续产业,许多地方还有自己的发明创造。

彭阳县“以进促退”,将退耕还林还草同农业基础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产业开发、封山禁牧、舍饲养殖有机结合,解决了许多退耕户的后顾之忧。

同心县在退耕还林后,大力调整退耕区种植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经济林,推进舍饲圈养,大规模组织劳务输出,将原来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转向林果业、畜牧业和二三产业。

西吉县摸索出林果、林草、林菜、林药间作配置模式,大力培育马铃薯、草畜产业和旅游业,不断壮大劳务经济。

所有这些措施都是有效的。当然,这些措施又都是有限的。

由于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退耕还林便把生态效益摆在了首位,生态林因此占了“统治地位”,经果林不足3%。有些地区的群众要求上经果林,但由于立地条件较差,只好放弃。这样一来,多数退耕地几乎没有经济收益,根本无法实现以林养林。

对于这样一个长期以“输血”为主、缺少“造血功能”、自我发展能力太弱的地区来说,寻找适合今后发展的路子,还需要拓宽思路,多方努力。

令人担心的是,当地农民的自主创新、自我发展能力太弱。祖祖辈辈习惯于土里刨食的农民,一旦无法从土地中获取生活来源,便感到无所适从了。而这种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思想观念不转变,就很难有大的发展。

不少人寄希望于国家继续延长粮款补贴。但他们未必知道:国家自退耕还林实施以来,累计已经投入补贴资金1030亿元了!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这笔资金来之不易,它凝聚着党和政府对边远、贫困地区的关心和爱护。

有识之士认为,国家没有能力、也不可能为此永远背上沉重的财政包袱。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不能长久建立在国家补贴之上!无论何时何事,依赖外援都是难以持久的,只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根本之策。

未雨绸缪。现在,试点地区离退耕还林工程截止的时间已经所剩不多了,我们不能等到那时再寻找对策。贻误时机,后果难料。能否保证退耕还林“不反弹”,现在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加快培育后续产业,加大创新步伐,拓宽发展思路,让退耕农民稳定地解决温饱,探索稳定发展出路……我们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而且要抓紧做。

链接

■我国的退耕还林工程从1999年开始试点,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启动,工程范围涉及25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99-2005年,国家已累计安排退耕还林任务3.44亿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35亿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89亿亩,封山育林0.2亿亩。截至2005年底,中央对此投入已达1030亿元,并将陆续投入钱粮补助资金1100多亿元。

■“十一五”期间,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初步目标是退耕地造林3500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亿亩,封山育林1亿亩。如果按照这个初步目标规划,2006年到2010年,中央将要投资317亿元,如果加上后续的补助政策,按照现行政策的后续补助期,应该达到617亿元。“十一五”期间,退耕还林工程重点将安排在北方干旱半干旱沙化地区、京津风沙源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区、青藏高寒江河源区和南方岩溶石漠化地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