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教育是师生的共同生活

2006-01-1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练玉春 我有话说

2005年的最后一天,我去拜访一位熟识的教授。走进办公室,正好遇到他的三个研究生围坐在他周围,谈论着论文开题之类的话题。时近中午,老师和学生们不紧不慢的语调,轻松的姿态,就着北京的阳光,透出一种亲

近、生动而又平淡、寻常的韵味。突然间,一位烟台基层教研员的话响起在耳畔,他曾经在几次长谈中,向我提到一个动人的概念――“教育是师生的共同生活”。这句话,当时就得到了我的认同。而眼前的这幕师生岁末聚会的图景,让这句话蓦然地生动鲜活起来。

衣钵相传,是中国传统师生关系的最佳写照。其中,当然主要是指师徒之间在学术思想、学术发展上的传播继承关系,更蕴涵着老师和学生在精神、思想,乃至人格上的紧密联系。这种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取得成功的标志。这种成功,表现于学术的成就之中,来源于思想的理解和融会贯通,并往往扎根在师生长期深厚的教育活动、学术交往之中。这曾构成了中国一代代学术人物教育生活的主要特点。曾几何时,在中国,教师和学生之间亲近的教学关系,总带着那么醇厚的生活气息。从这样的角度,我们不难理解这句话――“教育是师生的共同生活”。

教师,在职业的生活中表达自己,完善自己,延伸自己;学生,在求学的生活中了解自己,提高自己,拓展自己。在教育这个共同的场景里,教师和学生享受一种共同成长的生活。而能够享受这种生活的教师和学生,无疑是幸福的。

不过,在许多的环节,这种幸福生活已经只以“回忆”的形式而存在。有人把这种幸福生活的失落归根于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的激增、研究生导师指导学生过多――所谓“一个茶壶十个杯子”、高考压力、应试教育体制。不错,这些因素的确或多或少影响到了教育的过程和效果。但是,扩招之前,教师和学生从容亲近的关系就已经很难见到,研究生导师的学识并不是喝一口少一口的茶水,作为应试教育鼻祖的科举时代也曾有很多感人的师徒佳话。

所以,我们可以寻找教育幸福失落的原因,但是不可以去罗列表层的肤浅借口。当然,从“师生共同生活”的角度去恢复教育的幸福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途径,要开出大众皆可服用的药方,是不现实的。那么,在这样的境况下,我们需要更其明确教育的一个坐标,一个定位,那就是――“教育是师生的共同生活”;要明确到什么程度呢?我想,应该像那幅“师生岁末聚会图”一样平实、生动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