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位实际工作者对学术创新的期望

2006-01-17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辑同志:

我在实际工作部门从事法律政策研究多年,深感实际工作者对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有多么强烈的需求,是你们这份报纸特别是“理论周刊”的一名热心读者。读了“学术原创,路在何方”一版后,有感而发,写了以下文字,算是我这个“读者朋友”发表的“看法”。

学术创新是

个人的追求,更是民族的伟业。一个民族如果缺乏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创新,思想就会失去生机与活力,就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陷于被动。民族的崛起需要学术的创新,学术的创新吹响民族崛起的号角,号手就是追求创新的学者。学术创新是由学者进行的,学术创新说到底是学者的创新,只有创新的学者,才能有创新的学术。一些心里想着钞票,眼里看着职称,嘴里说着创新的学者,不可能创新学术。只有真正以民族崛起为己任的学者,才能承载起学术创新的重任。要做一个学术创新的学者,首先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有对国家对民族负责的敬业精神。

学术创新必然会碰到困难,因为创新往往要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否定大家都认同的观点,提出新的观念。把原来说过的话变个花样讲出来,不是创新。“文必己出”,用自己的语言,讲崭新的学问,论古今中外谁也没有讲过的道理,这才是真正的学术创新。进行这种学术创新,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有一定的困难。没有任何困难的学术创新,不是真正的学术创新。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是学术创新所必需的精神。

学术创新不是为创新而创新,不是人为地追求创新,更不是在词汇翻新上做文章,那是徒有创新之名毫无创新之实的瞎折腾。把外国的学术搬到中国,只是学术搬运工。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从理论到理论,不食人间烟火,企求学术创新,无论是什么样的“宏制巨篇”,最终都毫无意义。身为21世纪的中国学者,只有深刻感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敏锐了解新形势对学术的新需求,准确把握学术创新的正确政治方向,充分体察广大群众对学术创新的强烈渴求,紧跟学术发展前沿,才能找准学术创新的切入点,在这个切入点上取得创新的成果,创新的成果才能得到党和群众的赞同,得到社会的认可,从而发挥出社会效益。把自己融入实践,融入群众,融入生活,融入学术,是学术创新的必由之路。这是进行学术创新所必需的求实精神,献身精神。

黄安生

2005年11月1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