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高就业率的背后

2006-01-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曾毅 我有话说

虽然只是省属重点大学,但吉林师范大学连续几年的就业率都超过了96%,近三年在东北高校中一直名列前茅,就业地区已经扩大到25个省(区)市。学校连续三次被评为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

该校是吉林省惟一连续五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的省属院校。

两个荣誉蕴涵着这样一个事实――吉林师大牢

固确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以质量打造就业竞争品牌。

构建“三创教育”模式

吉林师范大学给自己的办学类型定位准确而坚定――以本科教育为主的教学型师范大学。围绕这一定位,学校多年来坚持实施《“四师”素质教育工程方案》,对学生进行“无私奉献的师魂,全面发展的师观,热爱学生的师德,教书育人的师能”素质教育培养。在此基础上,学校实施了“三创教育”,拓展了高师教育发展的空间。

“三创教育”,即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在“三创教育”中,学校强调创造、创新、创业的一致性和融通性,把握创造的原创性,因材施教。对基础扎实、智力超常的学生侧重实施创造教育,鼓励学生探索新知,搞原创性发明创造,为将来取得突破性的重大成果奠定基础;对普通的学生,侧重于他们的创新精神、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使他们能够根据条件的变化对现有事物有所创新,或进入一定程度软发明和创意尝试,为他们将来就业和工作打下基础;对那些意志坚强、渴望建功立业、乐于实践、富有开拓意识的学生,侧重实施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引导他们参与社会实践,为他们参与市场竞争,开创新事业做必要的素质和能力准备。

开展“三创教育”以来,学校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开设了《科研基础与学术研究》、《创意与软发明》、《科研与创研》等10余门课程,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三创教育”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和创造能力均有了明显提高。几年来,这个学校共有600余名学生确立了240多项科研课题,近60个项目获得了学校3万余元的经费资助。信息技术学院刘恒涛同学研制的项目“被复线故障检测仪”被四平驻军某部采用。在去年的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上,该同学以出色的科研能力和优秀的科研成绩被国内知名企业TCL集团录用。

在国家和省举行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电子作品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类竞赛活动中,吉林师大的学生获国家科技竞赛奖8项,获省级各类竞赛奖118项。

创新课程体系改革

许多用人单位对吉林师大毕业生的评价是:综合素质好,具有较高的人文和科技素质,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这是该校多年坚持打造“综合课程”的结果。

吉林师范大学从1998年就开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研究与实践,全力打造“综合课程”,淡化专业、加厚基础、拓宽口径,使培养的学生具有明显的人文科学素质和较强的从教技能。

在统筹教师教育与非教师教育专业的基础上,学校对传统文理科专业进行了改造和提升,建立了交叉复合专业,在教学上亦文亦理亦工,如科技编辑、土地资源管理等。在课程设置上,按通识教育课、学科专业课、教育理论与技能课、实践能力培养课四大模块重新设计出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的一部分被列为必修课的综合素质课,即将相关相近课程进行整合,形成一门新课,如科学思维方法、名著导读等,要求学生不分文理工科都要必修。目前,综合素质课在吉林师大学生必修课中的比重已超过20%。

“综合课程”的另一部分被列为选修课的学科知识复合课,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核心,打通专业界限,加强课程融合,实现对学生的“合格+特长”的培养。学校组织一批专家教授精心策划、开设兼有几门学科知识的课程,如生命伦理、物理美学、数学思维等。这些课在内容上积极吸收当代科技文化前沿的新思想、新成果,具有“课时少而精、内容新而实、知识博而通”的特点,虽然学生的专业不同,但他们在选修这些课时,感觉既熟悉又新鲜。

为保证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吉林师大创造了多种选择机会。学校减少了课堂课时,扩大了学生选择课程、教师、专业的范围,还允许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自主选择学习进程。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吉林师大构建了以实验实习教学为主体,以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为两翼,以毕业论文(设计)为重点的实践教学体系,保证了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

如今,吉林师大有各类功能教学实验室87个,开放时间与实验项目都在校园网上公布,仅2005年一年,学校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上的投资就达到了2611万元。学校的实验开出率已经100%达到教学大纲要求,在全校133门实验课中,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总数的87.9%。化学学院独创了“三种实验类型、四种实验模式、五种能力训练、六步实验方法、七种积分方式”的实验教学体系,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操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保证实习实效,吉林师大建立起42个专业实习基地、81个教育实习基地,并将从教技能全程化,教育实习突破了单一的教学环节,贯穿于本科教学始终。必修课、选修课、教育见习、教学训练、教学实践,课前十分钟演讲、“三字一话”训练、教学课件制作、学生模拟课堂教学竞赛、语言文字基本功竞赛等等,使学生在四年的本科学习中从未间断过教育实习,也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状态实现了角色的转换。

打造就业竞争品牌

在吉林师大,所有的教学实践都围绕着这样的办学思路,那就是特色兴校、质量兴校、人才兴校、学术兴校、服务兴校。也正因为有了明确的办学思路和有效的教学实践,学校才在就业难的今天,创造了高就业率的奇迹。

在有关部门开展的省属高师院校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结果中,吉林师范大学毕业生占全省中等教育师资总数的37%,已成为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作在基础教育第一线的重要力量。近四年来,毕业生到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环渤海湾等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人数已达3735人,显示了毕业生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才优势。在《中国高校综合竞争力评价报告》中,吉林师范大学的教学水平在89所师范院校中位居第18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