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棚蔬菜之父”的亲情

2006-01-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赵秋丽 特约记者 李志臣 我有话说

“王乐义是个好书记,是个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大好人!”三元朱村的父老乡亲们这样称赞他。语言朴实无华,言辞情真意切。“做人要做王乐义那样的人”,三元朱村的老人们常常这样教育晚辈。

老母亲临终还喊,乐义,我儿!

王乐义对母亲十分孝顺,母亲也很疼爱这个儿子。他平时工作忙

,很少着家,但有自己照顾老人的办法:王乐义把电话放到母亲的床前,并把兄弟姐妹的电话号码写得大大的,以方便母亲和孩子们通话。甭管母亲在谁家,王乐义都会三天两头打电话问候,特别是老母亲过生日,再忙再累,他也要赶过去。

1996年,老人在女儿家过生日。算计着天数乐义该过来了,打电话一问,他正在聊城讲课呢!当时还有两个县没去,考虑再三,乐义对人家说:“明天是我母亲生日,今天我务必得赶回去,剩下的两个县,我一定找时间补上。”就这样,他当天晚上七点多赶回寿光。

1998年,母亲病重,白天,由乐义的老伴陪伴着老人;晚上,忙了一天的乐义就寸步不离地守在母亲床前,一夜不敢合眼,直到老人去世。老母亲临终还喊,乐义,我儿!

“我很少有时间陪老母亲,没有尽孝啊……”谈起老母亲,王乐义至今仍有一种深深的歉意。

对自己的儿女,王乐义要求极为严格,他时常叮嘱孩子们:“你们是庄户人家的孩子,跟别人家的没什么两样,一定要放平自己。”有一件事,已经过去20多年了,村里的人一直没有忘记。1979年3月,三元朱村分到一个招工指标,上级领导考虑到王乐义带病为大伙辛苦操劳,就把指标给了他的大女儿王月荣。王月荣当时16岁,正好初中毕业,和村里的年轻人一样眼巴巴地盼望着进城当工人。但王乐义没有接受,坚决把指标让给了别人。女儿想不通,自杀离开了人世。家人痛苦落泪,乡里乡亲也有些不理解,都埋怨他太死心眼儿。这个硬铮铮的汉子流下了眼泪:“人心都是肉长的,谁家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可咱不能做给党抹黑、让人戳脊梁骨的事……只能怪孩子不懂事啊!”

妻子说,最想和乐义吃顿安生饭

王乐义在三元朱村当家20多年,把一个从集体积累2800元的“要饭村”,变成了目前人均年收入9900元的小康村,但他自己并没有发财,而且没有自己的一个种菜大棚。“因为乐义没工夫,我一个人忙不过来。”妻子梁文荣说。

说起妻子,王乐义总是怀着深深的愧疚。“这些年我的精力都在村里,家里的事就顾不上了,她从没半句埋怨话。”老伴梁文荣对他的支持有口皆碑。1996年,王乐义赴京参加表彰会。他领了1万元的奖金。拿到钱,王乐义在北京先为村民们买了3800元的蔬菜种子。后得知天津有一项无土栽培芽菜的技术,他就到了天津。交上学费,买了材料、种子。回到家,老伴问他:“去北京领了什么回来?”王乐义说:“领了1万元钱奖金,又花了。”老伴听了,一句话也没有埋怨他。

这些年来,王乐义领过的奖金不知有多少笔,但花在家人身上的只有一次。那次,王乐义领了400元奖金,正准备交给集体,从不开口的老伴梁文荣发了话:“先别捐了,我腿不好,想买个三轮车,从家到地里三里多地呢。”那辆三轮,梁文荣一直骑到现在。

“你问我最盼乐义啥?我最盼着他快点退休,好一块儿在家吃顿安生饭。”梁文荣说。

老人们说,乐义干支书,俺们活不够啊!

王乐义常说:“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村民家里遇到大事小事,都爱找他商量。不论谁家有了难题,他总是最先伸出援助之手。

三元朱村现有800多口人,其中70岁以上的老人有47个。王乐义对老人在生活上、思想上的照料很是周到。王乐义说:“没有他们,就没有三元朱村的今天。”王乐义对这些老人充满了感激。

在三元朱村,记者见到85岁的王耀明,老人扯着自己身上的衣服说:“这是老人节时乐义给做的,村里老人都有,还发钱发蛋糕呢!有了乐义,俺们活不够啊!”

有位村民给记者列举了一系列数字:1996年教师节,王乐义掏出2000元钱为联办小学11位教师买了礼物;1998年抗洪救灾捐助2000元;1999年镇办中学扩建捐助2000元;对困难户和孤寡老人,时常送些钱物……他觉得这样“钱花着心里踏实”。

今年65岁的王乐义对村民的责任感依旧:“只要身体允许,活一年干一年,活十年就干十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