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他思考着人类的和平

2006-01-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黄学锋 我有话说

西班牙美丽的海滨城市巴塞罗那,自古人杰地灵,这片充满艺术气息的土地养育了毕加索、达利、米罗和塔皮埃斯等世界著名的艺术大师。毕加索作为本世纪最有创造性和最有影响的艺术大师,不仅在艺术上取得巨大的

成就,而且还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艺术家的良知,他热爱和平和正义事业,追求民主和自由。

这天云高气爽,沿着弯曲狭窄的条石小路,我们来到坐落在巴塞罗那市弗兰卡斯一条巷子里的毕氏旧居。这是一座典型的加泰罗尼亚民居,房屋的建筑和装饰风格与周围那些朴素的民居没有什么区别。不过现在门牌子上写着:“毕加索博物馆”。

走进这座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眼前豁然出现一个二、三十平方米的天井。在小巧美丽的庭院里,摆了几盆毕加索生前最喜欢的百合、海棠和玫瑰。天井正中央的小竹架上爬满葡萄藤,旁边摆放两把藤椅,当年毕加索作画后,经常坐在这里观花赏草或同来客聊天。毕加索旧居改建成博物馆后,楼内布局全部改动,原来楼内的起居室、客厅、书房和画室都已面目全非,楼上楼下各房间都打通,成为十六间相互贯通的画展室。

毕加索于1881年出生。父亲是位画师,他以自己的直觉意识到儿子的艺术天赋,便鼓励毕加索去巴塞罗那和马德里学习美术。果然毕加索年仅15岁便以《第一次圣餐仪式》一画成名蜚声于世。前六个展室都是毕加索早期作品,分为“蓝色时期”和“玫瑰红时期”。其中《姐妹俩》、《拥抱》等作品充满悲伤凄凉的蓝色调,表现出人物失望、不幸、痛苦和灾难。那些描绘马戏团演员和街头艺人的作品《演员休息》、《江湖艺人》等则换成浪漫轻浮的玫瑰红暖色调。

在《阿维尼翁的少女》这幅画前聚集了许多人,许多人站着或坐在地上临摹。这幅画创作于1907年,画上的五个裸体少女及其背景全部由几何图形块堆砌而成。当时毕加索正在潜心研究非洲原始雕刻艺术,并从中获得全新的艺术灵感。毕加索认为艺术家没有必要一定要如实反映所看到的东西,但一定要反映所感觉到的东西,所以可以让物体变形,取消透视法,在同一画面上可以从许多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风格和材料来表现物体。随后毕加索便大胆地向传统艺术挑战,创作了这幅标志着本世纪艺术根本性革命的作品,开创了立体派先河。博物馆里最大的一幅油画是《格尔尼卡》,但这里展出的是复制品,原件收藏在马德里国家博物馆中。这幅画是毕加索最著名的一幅以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抽象画,画面晦涩难懂、“怪诞离奇”。该画以二战时德国对西班牙北部小镇格尔尼卡进行狂轰滥炸为题材,愤怒谴责了法西斯野蛮的战争罪行。

此外这里还展出了许多毕加索制作的陶器及雕刻作品。大部分都是抽象造型,表达了毕加索多种复杂的情感,有静谧温馨、粗犷奔放,也有愤恨憎恶,展现出毕加索的艺术功底和多方面的才华。博物馆展出的作品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艺术财富。

毕加索在这所旧居中生活了近40年。1973年以92岁高龄客死他乡。不知不觉黄昏降临,楼道里简陋的老式吊灯发出暗淡似蜡烛般的微光。我沿着木板楼梯慢慢走下来。楼下出口处,一尊毕加索半身铜雕坐落在一块黑色大理石基座上,他双眉紧锁目视前方。似乎,他那充满睿智的目光仍在看着这个满是战争、灾难、饥饿和贫困的世界;他那赋有奇特形象思维的头脑在思考关注着人类的和平及正义事业;他还将用画笔把这个支离破碎的世界变成几何图形和色彩块,再堆积和拼凑在一起。

《阿维尼翁的少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