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市场取向与改革

2006-02-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汪海波 我有话说

历史经验已经充分证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问题,既是关系世界社会主义命运的根本问题,又是一个国际范围内在长达一个多世纪内争论不休的重大问题。当然,就中国情况来说,伴随市场取向改革取得伟大成

功,这方面的争论已经发生了根本改观。但是,且不说那些坚持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少数人不会赞同这种兼容,也不说那些信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为数不少的人会反对这种兼容,就是那些对当前改革中的问题看得过重以致对改革前途缺乏信心的、为数相当多的人,实际上也未在认识上真正解决兼容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陈锦华、江春泽等推出新著《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就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在已经出版的众多同类著作中,该书以其鲜明特点给人以强烈的新鲜感。第一,该书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兼容是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举”,“这个理论的思想基础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与时俱进的思维创新,是主张融合、反对排斥不同文明成果的兼容哲学”。实事求是是唯物论的灵魂。而主张不同文明成果的兼容,则是辩证法的精髓的运用。毛泽东曾经高度评价了矛盾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在辩证法中的极重要地位。他说,矛盾共性个性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根本区别,但二者又有共同点,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都可以实行市场经济。所以,市场经济在历史上虽然是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物,但同社会主义制度是兼容的。正是这方面的哲学思想使得该书具有更深厚的理论基础。

第二,该书着重从国际范围着眼,以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经济史以及与此相对应的经济思想史,分析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必要性、可行性和道路问题。可以说,该书是以兼容问题为中心的上述两史精华的提炼和浓缩。而正是这一点,使得该著作与当前这方面还在相当范围内流行的主要是演绎性的诠释著作(当然,这方面的情况比改革以前已经好得多了)区别开来,并大大提高了学术含量。

第三,该书依据国内外改革经验的总结,主要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改革经验的总结,提出要成功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需要在以下几个层次做出努力。一是执政党的高层领导要有“兼容”的指导思想,要能够担当得起“兼容”的总设计师的职责。二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要恰当地定位自己的职能,明确政府与市场之间相互兼容的“适宜边界”。三是探索使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效途径。四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要有一个物质载体,即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五是正确借鉴外国成功的经验,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六是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要协调发展,执政党要通过政治改革发展政治文明,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应该说,这些都是以更丰富的改革经验的总结为基础的,是有深度的见地。但该书同时也坦言:“本书提供的是迄今为止与阶段性实践相适应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可以认为,这两个阶段性恰当地评述了我国改革实践的现状和该书所达到的水平。

《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

陈锦华、江春泽等著

人民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