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数字生活”的两面性

2006-02-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伍振 我有话说

生活中,我最害怕与阿拉伯数字打交道。而现实中,我却养尊处优地享受“数字生活”:MP3、PDA、DC、DV、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数字产品”一个都不能少。

清晨,MP3音箱播放出悦耳的晨曲,催我按时起床;上班以后,我可以打电话或登录自己的公司网站,启动公司安全防护系统,监视公司安全状况;在NB

A开赛时,远程启动家中录像机对比赛进行自动摄录;在下班之前,我远程启动空调,保证室温适宜……这一切看上去是不是很奇妙?今天,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数字化的工具和平台来沟通。

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一台黑白电视机,就是财富的象征;如今当人们面对电视屏幕,手握着能按出几十套节目的遥控器时,我们却发现生活空间在电视内容无限放大的同时,骤然变小了很多,缩小到家里墙上那块几十英寸的小天地里。久而久之产生了“电视痴迷症”,失去了朋友间的促膝谈心,失去了家人间的倾心沟通,失去了活动筋骨的户外锻炼……电视开阔了人们视野,同样限制了人的活动。是我们控制了遥控器,还是遥控器控制了我们?在后来的日子里,电脑、手机、CD、网络无不在重复着这样的故事,谁控制了我们?

当情绪也可以数字化时,我们就有一些惶惑了。的确,“数字生活”令我们生活得更精彩,只是任何生活方式都绝不能走向极致。面对精彩的“数字生活”,人们正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熟练的科技运用令人们变得愈来愈冷漠、孤立、尴尬,另一方面却又不敢逃离这种处境,担心一旦没有了“数字生活”,自己将会无所适从。有人形象地比喻,“数字时代”人人都如网上的蜘蛛,可以在网上肆意捕捉所需信息。

只是,为什么电视普及到如此程度的今天,人们还要到剧场、球场,以及有吸引力的现场?为什么泰森和霍利菲尔德的世纪大战现场会座无虚席?为什么维也纳金色大厅每年都演奏同样的曲目,而场场爆满?不错,数字技术很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把所有的现场都虚拟出来。但是,除非改写人类的基因,否则,人类喜欢相聚的本性就仍然会驱使人们放下鼠标,到公众场合中体验非虚拟的滋味。

生活掌握在每个人的手里,在数字时代亲近生活的原汁原味,仍然是许多人的梦想。

千篇一律的拜年短信让人烦

郑一明

刚刚过去的春节让人印象深刻的不是央视的联欢晚会,不是解禁后重新绽放的多彩烟花,而是除夕夜铺天盖地、内容重复的祝福短信。

据统计,7天长假,全国共发送短信126亿条,如果按4亿有效用户(含小灵通用户)计算,平均每人发送了30多条。

“除夕夜,我收到了近百条祝福短信,被动回复加上自己主动发送的有150多条,累得手指都酸了。”在北京某银行工作的刘先生说。

刘先生说,他收到的祝福短信有好几个版本,一看就是专业写手编好,被人转发过来的,有的在末尾署上自己的名字,有的在匆忙中甚至连名字都没署,更有甚者在发送短信时,连上个转发人的名字都没改。

“手机一响,打开一看,又是一条内容重复的短信,感觉挺失望的。”在某杂志当编辑的秦女士说,“这样的拜年短信成了收信人的一种负担,不回吧,觉得没礼貌,回吧,又觉得他不是专门针对自己写的,怪没劲的。”

人们对这种由专业写手编撰、朋友转发的拜年短信开始产生厌烦情绪。

其实,拜年短信不在于用多么漂亮的词藻,哪怕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几个字,但体现了本人的心里话,是冲着接收人来的,这就足够了。

通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短信拜年实现了沟通的第一时间化。人们在用它提升效率的同时,是否应该想一想,如何让短信所承载的情感分量不至于越来越轻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