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价值追求与和谐社会构建

2006-02-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玉? 我有话说

整体价值最大化的价值追求与和谐社会构建

和谐社会是几千年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追求,也是一切马克思主义者为之奋斗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追求。从中国古代的大同社会构想,到近代康有为描绘的一切平等的太平盛世和孙中山的“天下为公”;从西方古代柏拉图设想的“公正即

和谐”的理想国,到西方近代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设计的和谐制度、欧文设计的公社制度和魏特林的和谐共享制度,都反映了人类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和谐社会有多种形式:有私有制社会太平盛世的和谐社会,有小生产者追求的均贫富的和谐社会,还有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我们今天要建构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述圣西门、欧文等曾提出过种种构想,但都陷于空想,只有马克思、恩格斯才使之从空想变为科学。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作为“自由人联合体”的和谐社会是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消灭阶级对立为前提,并以生产力高度发展为基础的。马克思还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由于个人天赋及能力不同,家庭负担等不同,人们的收入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消除。所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是一个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

人类总是追求美好的东西,总是追求价值最大化。为什么几千年来人类都把和谐社会作为自己美好的社会理想?就是因为和谐社会能消除社会不公平现象,化解社会矛盾,使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睦相处,从而实现社会整体价值最大化。为什么和谐社会能够实现整体价值最大化?因为在一个由许多成员许多要素组成的社会系统里,只有各成员各要素有序协作,才能产生良好的效益;否则就会导致无序。所以协作出生产力,团结就是力量。而和谐、和睦、融洽共处,有利于实现最佳协作,有利于降低损耗,从而实现系统整体价值最大化。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就是共存共荣,体现了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就为化解矛盾,缩小各方收入差距,发挥各方面的优势,为构建和谐社会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社会主义社会是最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效率与公平统一的价值取向与和谐社会构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经济体制,打破吃大锅饭的旧体制,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后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价值选择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20多年间里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我国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贫富差距拉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差距扩大,各种矛盾集中凸显的现象。这就涉及到公平问题。

公平问题是一个复杂问题,受多方面因素制约,最根本的还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公平问题的实质是价值合理共享,即改革发展的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的问题。分配不公,弱势群体基本生活得不到提高,就会感到价值失落,产生心理失衡,就容易引发行为失序而产生社会冲突,破坏社会和谐稳定。所以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前提下,不失时机地、果断地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是当前我国的最佳价值选择。从重视公平而忽视效率,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把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标志着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在效率优先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效率与公平统一,由一部分人“先富”到促进“共富”的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既是高效率的社会,又是一个以共同富裕为最终价值目标的高度重视公平的社会。高效率与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和基本的价值取向,也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所在。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必将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我国改革发展进入稳步快速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价值多元性和一元性的统一与和谐社会构建

和谐社会不是无差别、无矛盾的社会,和谐社会是和而不同。这种和而不同,从价值哲学来说,就是价值多样性的统一,也是价值多元性与一元性的统一。二者都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论根据。

价值多元性是指同一客体对不同主体,或对不同时空条件下的同一主体,或对同一主体的不同方面,其价值是不同的;价值一元性则是指同一客体对同一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主体,或对一定时空条件下每一具体主体及某一具体主体的某一方面,其价值是确定的、一元的。价值多元性是价值的相对性,价值一元性则是价值的绝对性。价值既有多元性,又有一元性,是多元性与一元性的统一,也是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价值多元性是价值的普遍性质,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价值多元化。价值多元性决定价值多元化,价值多元化是价值多元性的表现形式。

价值多元性与一元性的统一,是价值内在固有的客观性质,我们只能如实地认识它,而不能因其复杂而回避它。从历史经验来看,价值多元性并非都是坏事。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儒、墨、道、法、阴阳等各家,百家争鸣,就是学术领域价值多元化的重要表现。百家争鸣有力地推动了学术发展,使春秋战国时代成为我国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人才辈出,群星灿烂,产生了许多影响深远的学术经典,至今仍光彩夺目。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在建国初期就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并以之作为发展学术文化的基本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实质上是发扬学术与文化领域的民主,在学术文化领域发挥价值多元性的作用。而在学术文化领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就是坚持价值一元性和坚持价值导向的一元性。

价值多元性,不仅有利于在学术文化领域发扬民主,也有利于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市场竞争和宏观调控,是价值多元性与一元性统一的生动体现。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使市场主体多元化。市场主体多元化决定了价值取向多元化,从而出现了经济生活中的价值多元化现象。不同企业之间平等竞争,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推动技术进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使一些企业破产,一些工人下岗,收入差距扩大,又容易产生社会震动,影响社会稳定。由此可见,市场经济下的价值多元性及由此而产生的市场竞争,既有正价值,又有负价值。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效应,抑制其消极效应,就必须加强宏观调控,支持和鼓励经济生活中有利于全局发展的东西,限制和抑制不利于全局发展的东西。这就是在承认价值多元性的同时,坚持价值一元性和价值导向的一元性,从而把价值多元性与价值一元性统一起来,使价值多元性成为价值一元性主导下的多元性,价值一元性成为价值多元性基础上的一元性。形成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既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快速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

西周末年的史伯曾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我们要解决收入差距拉大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解决由于市场经济中一些人为了追求金钱造成的诚信失落、人际关系冷漠问题,实现诚信友爱,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等,实质上都是既承认价值多元性,又坚持价值一元性和价值导向的一元性,以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化解其消极因素,从而实现人际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社会整体价值最大化。所以,价值多元性与一元性的统一,是和谐社会建构的重要理论根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