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对贫困概念和扶贫政策的反思

2006-02-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郭熙保 宋建明 我有话说

贫困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之一。我们党、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贫困问题一直相当重视,在扶贫开发方面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新时期的扶贫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特点,对贫困概念有必要澄清一些模糊认识,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尤其是对于正确制定新时期的反贫困战略和扶贫政策是非常

必要的。

应区别“宏观贫困”与“微观贫困”

贫困实际上是分层次的。一是区域意义上的贫困,笔者称之为宏观贫困,即从整体角度来看待贫困,例如,国家贫困、地区贫困、农村贫困、城市贫困等。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那么,所有低收入国家都是贫困的国家,而所有高收入的国家则不是贫困国家。这种贫困问题也称不发达状态,它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主题,该学科正是以贫困国家即低收入国家的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创立者刘易斯就是发展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低收入国家的贫困只有通过实现工业化才能消除。因此,为什么要实现工业化,如何实现工业化,把落后的农业经济转变为先进的工业经济,便成了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是个体意义的贫困,笔者称之为微观贫困,即从个人和家庭角度看待贫困。从这种角度来理解,所有国家都有贫困问题。例如,据报道,美国2004年的贫困人口比例高达12.7%,即平均8个人中就有一个穷人。这种意义上的贫困可以说是个永恒的问题,除非收入和财富分配是绝对的平均。经济发展只是为缓解贫困提供了可能性,但它无法为消除贫困提供保障,甚至有可能随着经济发展,贫困问题反而越来越严重,很多历史经验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因此,个体意义上的贫困问题是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虽然发展经济学也涉及到收入分配和贫困问题,但它基本上不把个体贫困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我们通常所谈的贫困问题实际上就是指个体意义上的贫困,即微观贫困,它是个综合性的研究领域,经济学和社会学、人口学甚至政治学诸多学科都对这一问题感兴趣。在经济学领域,研究贫困问题的学科可以称之为贫困经济学或穷人经济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可以说就是研究贫困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在我国,不少人把这两种贫困概念混为一谈,这种混淆给政策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例如,我国的扶贫政策常常是以贫困地区(如贫困县、贫困乡)为扶贫对象,而不是以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为扶贫对象。这两者虽然有联系,但绝对不是一回事。事实上,在贫困地区也有富人,在富裕地区也有穷人。只对贫困地区实施扶贫政策,有可能造成贫困地区的富人获得更多的好处,而富裕地区的穷人有可能被忽视,这就偏离了扶贫济贫的宗旨和目标。当然,这不是说,政府不必要关心贫困地区,但那不是扶贫政策所关心的问题,而是发展政策要重视的问题。有人说,扶贫政策与发展政策能够截然分开吗?的确,这两者是可以结合在一起的,例如,“开发性扶贫”这一政策思路就很好地把两者结合起来了,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当然有利于减轻这些地区的贫困程度,但不要忘记,经济发展不一定就能消除贫困,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富国或一国内富裕地区还有大量穷人存在?

“贫困”不能简单等同于“缺吃少穿”

什么是贫困?人们可能会脱口回答说,贫困不就是指那些缺吃少穿的人和家庭吗?的确,缺吃少穿是贫困,但贫困的内涵远比这丰富得多。笔者认为,贫困意味着匮乏,匮乏一词是贫困概念的根本涵义。在学术界,对贫困概念的界定和度量方法的研究在不断深化,笔者把它们归于三类:收入贫困、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

贫困概念内涵的不断拓宽,实质上就是匮乏内容的拓宽,收入贫困是指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物质匮乏,能力贫困是指人们获取生活资料的能力的不足,即挣钱能力的缺乏,权利贫困则是指社会成员应享受的政治和文化权利的丧失。笔者认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收入贫困是贫困的表现形式,能力贫困是贫困的直接原因,而权利贫困则是贫困的社会后果。

其次,这三者不是替代和对立关系,而是互补和互动的关系。收入贫困可以导致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一个还没有解决温饱的人是没有能力接受更多的教育和提高健康水平的,也不会有热情参与政治生活;同样,一个文盲和被排斥在社会生活之外的人是很难摆脱物质贫困状态的。从正面来说,一个收入水平高的人一般说来,也可能会有更高的挣钱能力和社会政治地位;同样,一个有能力的人和有社会地位的人也不可能是贫穷的,或者较容易摆脱贫困状态。

我国有不少人通常把贫困简单地理解为缺吃少穿,即通常所说的温饱问题。因此,我国扶贫工作常常注重经济扶贫,给还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家庭以财政上和金融上的救济和扶持,从资金上帮助他们寻找脱贫的途径和机会。这些做法无疑是正确的、有效的扶贫之举。但这样做是远远不够的,扶贫不仅仅就是解决温饱问题,更重要的是要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挣钱能力和机会。提高挣钱能力就是要提高贫困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教育水平,我国的扶贫工作在这方面还关注得不够,特别是在贫困人口集中的地区,上学难、看病难已成为制约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瓶颈,但扶贫资金很少用于这些方面。此外,提高贫困人口的挣钱机会也是非常重要的,减少和消除对穷人的社会歧视和社会排斥的政策是提高贫困人口挣钱机会的重要制度保证。限制农民在城市安家落户的政策,禁止农民工在一些行业就业的政策,对失地农民补偿过低的政策,把农民和农民工排斥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的制度等等,极大地约束了穷人脱贫致富,扶贫政策理应把消除这些不利于穷人获得挣钱机会的制度包括在内。因此,笔者认为,我国的扶贫思路需要大大拓宽,从收入贫困、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等多个角度来全面思考如何解决贫困问题,而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扶贫。

“反贫困”不仅仅是“解决温饱”

不少人把反贫困仅仅看做是解决温饱问题,这意味着温饱问题解决了,贫困问题也就消除了。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而且是有害的。贫困有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之分。发达国家所谓的贫困是相对贫困,而不发达国家所谓的贫困一般是绝对贫困。随着一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以及政府对低收入人口和家庭的财政和金融上的持续扶持,温饱问题将会得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将会基本消除。与此相适应,政府的反贫困政策有必要转到如何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即更多地通过实施收入再分配和社会福利政策来改善低收入阶层的生活状况。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扶贫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贫困人口显著减少。有资料说,现在全国的贫困人口只有2000多万人。如果这个数字是准确的话,我国的贫困问题已经不严重了,解决贫困问题将是比较容易的。我国有13亿人口,贫困人口只占总人口2%左右,无论如何,这是个很低的比例,解决这个很低比例人口的贫困问题的确不难。我国确定的贫困线只有600多元,即使按照1000元计算,解决2000多万人口的贫困问题,只需要每年花费200多亿元,只占不到我国财政收入的1%,国家完全有能力把这些贫困人口养起来。但是,普遍认为,我国的贫困问题仍然非常严重。这个矛盾现象是怎么形成的?笔者认为,根本原因是贫困线确定得太低,把温饱作为确定贫困线的标准,已经不适应目前的形势了,反贫困绝对不只是解决温饱问题。笔者认为,按照相对贫困概念确定贫困线标准,比如按照5%最低收入人口来确定贫困线,应该成为我国现阶段扶贫工作新的指导思路。

这里有必要指出,把减少贫困人口作为反贫困绩效的重要指标当然无可厚非,但从动态眼光看是不够的,有可能造成扶贫工作越来越不重要的假象。笔者建议,现阶段应确定两个贫困线,一个是绝对贫困线,其标准是动态的、变化的,比如把一年650元/人提高到1000元/人;另一个是相对贫困线,比如按照5%的最低收入人口确定贫困线,这个贫困线确定原则是固定的,贫困线数量标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调整。(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