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感恩教育,你需要“补课”吗

2006-02-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我有话说

 

别样“母亲节”:感恩教育感化独生子女告别“小皇帝”。

新华社记者刘大江摄

新学期开始,南京大学的学生要交

这样一份作业――算一算父母一年在家的花费和自己每年在学校的花费。这份特殊的家庭作业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据了解,春节前后,江苏众多高校纷纷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南京大学发出了一封呼吁成立高校感恩节的倡议书,河海大学要求学生为父母洗一次脚,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则要做一件让父母开心的事……春节,成了江苏高校对学生集中进行感恩教育的最好时机。

感恩,正被遗忘和忽略

学校还没开学,但南京大学的乔同学却早早来到了南京,他告诉记者:“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我每年在学校的花费有一万三千多元,而爸妈在家一年所有的花费才五千元,这样的差别让我惭愧。二十多年来,我直到今天才‘算’出来,父母为我的付出远远超过我的想象。所以,我特地提前来学校,准备打工挣点生活费减轻父母负担。”

的确,我国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的古训。感恩,就是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不是凭空而来,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许多人在背后的创造和奉献。这意味着要永远记住那些人和事,承担一份歉疚,并准备为回报而付出努力。但是在当今社会,却有许多人忘记了那些帮助过、照亮过、爱过自己的人,甚至伤害他们。我们身边的“啃老族”就是一个例子。这些好高骛远、拈轻怕重而不愿就业的年轻人,吃靠父母,住靠父母,结婚靠父母,房贷靠父母,养孩子靠父母,工作几年了没有一分钱存款最后还是靠父母,感恩之心严重缺失。

从感恩的缺失,记者想到了那首风靡全国的《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曲的流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现象。实际上,它唱出的不仅仅是父母之爱,更多的是父母对儿女日益淡薄的感恩之情的呼唤。南京大学教授侯惠勤忧虑地指出:感恩是爱和善的基础,当有恩不报的现象越来越多时,“谁帮人谁就是傻子”、“硬起心肠来做人”就会成为一种文化,社会就会失去最起码的良心。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每天我都无数次地提醒自己,我的内心和外在的生活,都是建立在其他活着的和死去的人的劳动的基础上。我必须竭尽全力,像我曾经得到的和正在得到的那样,作出同样的贡献。”伟人和所有人一样要怀着谦卑的感恩之心,没有理由遗弃这份情感。很多时候,感恩并不在于回报什么,而是在自己与社会之间创造一种互相影响的友善氛围:我们在肯定别人的同时,也升华了自己。

为“带父亲回婆家过年”感动

春节期间,记者遇到了这样一个带着父亲回婆家过年的人。她的故事听起来很平常,但是细想起来却十分感人。张一凡是南京人,丈夫则是泰州农村人。临近春节,到底在哪里过年让她犯了难:公公婆婆一天一个电话催着儿子儿媳一起回泰州过年,但是丧偶十年的父亲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在南京,春节更需要有人陪伴。这样的矛盾让张一凡两口子苦恼不已。后来张一凡灵机一动,邀请父亲一起去泰州过年。久居城市的父亲也很想去农村看看,便欣然同意了。就这样,一家人齐乐融融地在泰州农村一起贴对联、吃年夜饭、走亲访友,父亲更是入乡随俗,完全和亲友们打成一片。看到三位老人春节过得那么快乐,张一凡由衷地说:“都说小孩盼过年,因为过年吃好、穿好、玩好。其实老人也盼过年,因为一到过年,哪怕走得再远的儿女都要回家,他们盼的是这种团聚。所以不管遇到什么情况,过年都不能丢下老人。”

带着父亲回婆家过年,这样的孝心让人备感温馨。随着独生子女的成人、成家,两个独生子女家庭的结合面临着许多矛盾,张一凡和她丈夫的结合就是一个缩影。但是,因为有着一颗感恩的心,张一凡成功化解了难题,用孝心让老人过了一个快乐年。

但是,不久前东南大学的这份调查结果却与张一凡的孝心形成了鲜明对比:东南大学对该校100多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学生每周和父母的通话次数、谈论话题、写信频率、是否记得父母生日等方面。统计显示,82%的学生与父母的联系方式是电话,主要动机是要钱,仅8%的学生保留了和父母通信的习惯,与父母每周联系一次的学生只有8%,仅9%的学生每年都能记得父母的生日,有74%的学生承认有时向父母撒谎。

“一个对父母都日渐忽略的大学生,如何对他人乃至整个社会怀有感恩之心?”参与调查的王老师担忧地说。

感恩教育不应从课堂缺失

明明靠父母辛苦挣来的一分分血汗钱上学,却在大把挥霍的同时对父母没有一点感激;明明是贫困生,接受了热心人的帮助后,却想把受助记录抹掉、杳无音讯......感恩是个常识性的问题,但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大学生不懂得这一点呢?南京师范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徐翔对此现象的解释是:孩子们从小对感恩教育的缺失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原因。同时,徐教授又指出:感恩意识的缺失,责任不全在大学生身上,这里面掩藏了很多家庭、学校和社会问题,感恩教育的缺失已到了不得不反省的地步了。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萧玲从三个层面上分析了“感恩缺失”背后隐藏的教育问题。首先,我国大多数父母教育孩子时太爱包办,正是他们毫无原则的溺爱才“造就”了一批以自我为中心、独立意识很差的孩子。其次,父母教育这一环脱节后,中小学教育也没能跟上,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学校把文化课当成了惟一,德育成了喊喊的口号,这使孩子们情感教育上的漏洞更大了;高校则又以科研成果和论文发表的数量作为衡量尺度,德育老师不但数量少,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下,育人变得微不足道了,大学生几乎进入了情感疏导的荒漠。最后,中国传统的育子观念造成了中国大学生独立意识普遍较差。在西方国家,无论贫富贵贱的孩子,在年满18岁后都是以向父母伸手要钱为耻,而中国的学校和社会却没有给大学生提供足够多的养活自己的机会,如勤工助学等,这就使得大学生把向父母伸手当做“理所当然”,感恩无从谈起。

目前,“感恩教育”的缺失已引起了学校、家长和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许多学校开始从细节入手,用一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唤起学生的感恩情结:为父母做一件家务事、给父母写一封信、对帮助自己的人说一声谢谢、定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许多家长也开始转变育子观念,从细节中培养孩子的“感恩心理”,在孩子的心里播下爱的种子。社会上众多有识之士也开始提出我国设立感恩节的构想。

对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谭振亚教授指出:“培养孩子的感恩心理,首先要让他们对父母产生感激之情,这是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然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把这种情感扩展到身边的人,直至整个社会。”谭振亚强调: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加强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编后

常怀感恩之心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事实上,我们也非常需要感恩,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单位对我们有知遇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或许,很多父母与老师并不渴望得到回报与感恩,但感恩教育不可缺少。缺少感恩教育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因为只有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

人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动物,就在于人有感情、有道德,有感恩之情、有正义之心。我们常说的“孝道”、“尊师”,就是要求子女对父母、学生对老师感恩。感恩是一种做人的道德,是一种处世哲学。人人都应常怀感恩之心,感激生育你的人,感激抚养你的人,感激教育你的人,感激关怀你的人,感激帮助你的人……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人性和人的高贵之所在。拒绝感恩,是道德的失落,是不文明的表现。我们应在全社会进行感恩教育,让感恩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夏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