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订单式”人才培养新路

2006-03-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马跃华 本报通讯员 吴坚 我有话说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新特点和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功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品牌与特色之路,厦门理工学院凭借长期的累积,立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探索出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新路。

人才培养:为特区建设“量体裁衣”

终坚持立足特区、服务特区是厦门理工学院一贯的办学理念。

学校创办初期,也是厦门经济特区起步阶段。当时厦门各类人才十分紧缺,学校提出了“人才培养紧贴特区发展需要”的办学理念,坚持为厦门经济特区,为企事业单位量身定做,培养适销对路的各类人才。独特的办学方式累积成了办学特色,使厦门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形成了具有比较丰富实践经验、较强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的特点,成为厦门人才市场上的“香饽饽”,就业率持续高达百分之百。厦门航空港、厦门航空有限公司、厦门建行、厦门农行、厦新、厦华以及一大批知名企业都是厦门理工学院的用人大户。在厦门航空公司工作的厦门理工学院毕业生,己有数十名分别担任该公司的重要管理人员。在厦门建行工作的毕业生,众多成为部门和支行的“一把手”。厦门12家外资银行均有该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其中一家知名外资银行中三分之一员工毕业于该校。2005年,厦门理工学院与世界知名企业ABB(中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协议,学院根据ABB(中国)有限公司的用人需要调整课程设置,为该公司培养专门人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跨出新步伐。

据了解,长期以来,厦门理工学院己为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和福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了1.2万余名具有现代工程技术能力和务实、富有创业素养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并为地方企业单位培训了2万多名在职人员,被誉为“地方经济的人才摇篮”。良好的办学特色与定位,使厦门理工学院成为福建省最受考生欢迎的学校之一,使该校招生与就业连年“双丰收”。

专业设置:紧贴实际凸显“应用”特色

厦门理工学院“订单式”为特区建设培养人才的大戏首先是从专业设置开唱的。

特区快速发展急需大量应用型人才,厦门理工学院紧扣特区发展需要,从专业设置着手,极力凸显“应用”特色,主动对接地方人才需求,揽下特区建设急需应用型人才的大订单。

在2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力求使学科专业发展的定位与福建省和厦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相吻合,学科专业结构与其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要求相一致。在特区创办之初,海关人才短缺,学校不失时机开设海关专业,为厦门特区培养输送了大批急需人才;厦门日资企业众多,日语人才短缺,学校及时开设了日语专业,如今这些学生不仅成为厦门日资企业的骨干力量,而且许多学生还应聘到日本本土企业工作。

目前,厦门特区正面临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机遇。根据厦门现有机械电子等四大支柱产业及商贸等七大重点发展产业,厦门理工学院相应地设置相关专业与之对应,并逐步形成以机械工程、电子与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工程等工科为主导,文、理、经、管相互渗透、优势互补,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为厦门特区源源不断地输送急需的专门人才。

为使专业设置更为符合厦门发展需要,厦门理工学院主动“走出去,请进来”,敏锐掌握厦门人才市场需求信息和人才需求趋势。2005年,该校还举办“专业设置高峰咨询会”,就申报和开办新专业,专门征求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家、专家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一批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不仅如此,学院还经常登门造访厦门市有关单位和企业,征求他们对专业设置的意见,并紧紧围绕市场需要调整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

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厦门理工学院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十分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目前,厦门理工学院开设的课程中有三分之一为实践课程,并建成六大实验教学新构架。建成了一批包括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PLC测试、数控、电机及控制、电工、电子技术等教学实习中心。学院还与厦门多家知名企业共建“校企合作实习基地”,为提高学生掌握实践技能创造良好的条件。

与此同时,厦门理工学院还以学生技能竞赛、就业模拟大赛等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融为一体,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发展愿景:紧跟特区发展节拍,与特区发展共舞

厦门理工学院依托特区、立足特区、服务特区,与特区发展相依相伴。升格为本科后厦门理工学院第一个五年规划《厦门理工学院2006年――2010年建设发展规划》已经拟就。按照规划,在未来五年里,厦门理工学院将继续与特区同行,并根据特区建设发展需要,力争把学院建设成为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省内同类院校领先的开放式、应用型、地方性、国际化的理工科大学。

围绕厦门市“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新一轮创业,今天的厦门理工学院及时调整战略思想,坚持以工科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理工结合,文理交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叉渗透。学科发展主动适应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专业设置符合地方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结构的格局,学生培养突出实践和创新的能力,以更好地为特区发展服务。

依托厦门不断发展成为国际化城市的良好态势,厦门理工学院全方位融会国际先进办学理念和运行机制,借助长期的积累,与加拿大、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的高校广泛建立学术联盟,开展交流与合作,中外结合、校企合作,使厦门理工学院人才培养既具有地方性,又体现国际化,紧紧贴近厦门特区人才需求的“大订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