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基层代表委员谈建设新农村

2006-03-08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尽快使广大农村面貌有比较明显的变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搞好规划;要尊重农民意愿,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防止一哄而起;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摘自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主持人语建设新农村是本次两会的热点话题之一。从培育新农民到建设新村风,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教育、科技、文化等公共事业投入等,代表委员们对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市、农村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给予了高度关注。

今天,本报邀请参加两会的基层代表委员热议建设新农村。(本报记者陆彩荣)

 

吴金印

●吴金印委员

(河南省新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庄镇党委书记)

真心诚意造福农民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温暖农民心。我从18岁当村干部,26岁任乡党委书记,已在农村工作了40多年,与农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当干部就必须真心诚意造福人民群众。老百姓是爹娘,谁不好好为他们办事,谁就是不孝之子!

建设新农村,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粮食生产发展,让老百姓持续增收,分享发展的成果。“西抓石头东抓菜,北抓林果南抓粮,乡镇企业挑大梁,沿着国道做文章。”这是当年根据唐庄镇的实际提出的发展思路。经过10多年苦干,昔日贫穷落后的乡村发展成为中原名镇。建设新农村,还要加强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公共事业建设。现在,唐庄镇一条条道路光堂堂,一排排电线杆路灯亮堂堂,村民吃上了自来水。今年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长达2600年的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让农民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乡镇是最基层的政权,是党和国家联系群众的纽带。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工作任务能不能落实,与乡镇领导干部有着直接的关系。现如今,我想的最多的还是“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地位变,共产党人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不能变;生产方式变,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观念变,共产党人一心富民的责任不能变;农村面貌变,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本色不能变。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作为一个乡镇党委书记,为党为人民做了点工作,党和人民给予了我很高的荣誉,我感到心里很不安。我要求自己扎根基层,当好公仆,为农民群众多办实事、好事。(本报记者张传亚整理)

徐承云

●徐承云代表

(福建省建阳市小湖镇马坑村村委会主任)

加大对社会事业投入

我来自福建闽北山区,是种粮大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让我们欢欣鼓舞。从我们那儿的情况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通讯问题基本上解决了。我们村总共有400多户,有350多部电话,但在交通、水利设施等方面还要加大力度。

建设新农村,政府更要把农村教育、卫生、科技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放在重要位置。

目前,在广大农村,特别是一些边远山区,教育基础设施还比较破旧,学校的危房比较多;老师待遇比较低,好的教师都跑到城里去了,留不住人。希望各级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特别要加大对自然村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在我们那儿,一个行政村下面有好几个自然村。自然村的小孩从幼儿园到三年级都是在自己村里上的,四年级以后就要集中到一个完全小学去上学。这些10来岁的孩子,天天起早贪黑,要走10多里路去上学,非常辛苦。

在卫生设施方面,村级卫生医疗场所还奇缺,在边远地区,有的比较破旧,达不到卫生所的标准,人员也很少,几乎没有医疗卫生场所。卫生员的待遇相当低,好一点的卫生员都走了。我建议,国家要给这些卫生员补助和培训,让农民看病有一个好的保障。

农民对科技方面的知识非常需要。现在各地农村都把年轻、有文化、有素质的农民往经济发达地区输送,农村出现了老龄化问题。在我们那儿,年龄在20岁至45岁的农民,基本上没有人在务农;稍微有点文化的,都在外面做生意、打工。青壮年劳力都转移了,现代农业还怎么发展?所有这些问题,我们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解决。(本报记者蔺玉红整理)

程顺和

●程顺和委员

(江苏扬州市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研究员)

加快发展农业科技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现代农业必然要以最新的科技成果来支撑,我国农村正从政策富农走向科技富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农业科技和科技人员理应大有作为。

发展农业科技,改变农村面貌,必须解决好一些现实问题。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业科研经费的总量只占农业总产值的0.4%-0.5%,而世界平均数是1%左右,发达国家则是3%。投入不足,技术推广经费缺乏更直接影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2005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8%,比“九五”期末提高11个百分点,但与发达国家80%左右的水平相比,还是比较低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乃是当务之急。

此外,科研经费的投入方向也有待改进。目前国家只给转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现代高新农业技术项目立项拨款。但事实上,生产中60%以上的农作物新品种仍然由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用传统方法育成。建议国家在科技项目立项时,更多听取基层的在生产第一线的农技专家的意见。

在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同时,还要注重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当前,农业生产上的许多问题,往往不是没有技术,而是因为许多地方农技推广体系处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成熟技术不能很好应用,严重影响着技术服务质量。建议加快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对四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形成一个职责清晰、管理高效的服务体系,让农业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显身手。(本报记者罗旭整理)

吴爱红

●吴爱红委员

(广西龙州县副县长)

要有科学考评体系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农村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否则会流于形式。我认为,当前在新农村建设的考核上,应该建立一个切合各地发展实际的考核体系,考评指标要符合实际。

我认为,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考评不能光看表面。不是楼房越多、马路越宽就越好。有些地方政府为了体现政绩,只看重眼前利益,盲目地大拆大建,结果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损害了农民利益。应该看到,与楼房、马路、花园相比,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等重要指标更值得关注;二是考评标准必须分类。以现代农业为例,不是所有的农村地区都可以搞,一些山区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就不可能进行集约型农业生产。因此,对于基础条件好的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应制定不同的指标,因地制宜,科学发展;三是考评应更关注人的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不是政府,而是农民自己。建设新农村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有技术、有责任感的新型农民。

当前,在各地农村要注重消除等、靠、要的思想,强化致富意识、生态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和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强化这些意识,要从教育做起,从孩子抓起。要让孩子从小就懂得新农村是什么样的,保护生态、绿化家园有什么意义。因此,有关部门要对农村学校的教材进行修编,多加入新农村建设方面的内容。只有让更多农村的孩子从小受到良好文化熏陶,养成以上五个意识,长大后才可能成为新型农民。(本报记者冯蕾整理)

钟世荣

●钟世荣代表

(重庆市云阳县莲花乡千峰村党支部书记)

好队伍带出好思路

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这是党中央关心农民、重视农业、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措施。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好政策,也会有更多的投入。这对我们广大农民来说,都是特大的好消息。我认为,建设新农村,最关键仍然是人,尤其要抓好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千峰村的变化能够说明这一点。这个村地处重庆偏远的高寒山区,没路、没电、缺水,1995年人均纯收入只有120元,是全市最困难的村庄。1997年,村支部带着大家,用3年时间修通了路,拉通了电,建起了水池和学校。4年内,全村人均纯收入增长到了1680元,成了全市产业化扶贫示范村。

好的队伍,才会有好的思路。新农村建设没有固定模式,各个地方要因地制宜。好大喜功、一阵风,农民得不到实惠,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还会损害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既要有所作为,又要脚踏实地,这是基层干部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只有先做给农民看,才能带着农民干。

有了好的基层干部队伍,好的发展思路,还要有好的政策和外部环境。中央现在的政策非常好,结合我们当地的的实际情况,我也提出了几条建议:继续实行退耕还林还草的补偿政策,这个政策如果现在停下来,会影响退耕还林还草成果的巩固;支持中西部地区村级道路的硬化;调整农村信用政策,现在信用最好的农民,也只能申请1000元的小额贷款,利息也较高,这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本报记者张国圣整理)

郭成志

●郭成志代表

(河北省邢台市前南峪村党支部书记)

注重为农民解三难

建设新农村前景美好,但任务艰巨,需要扎实工作。我们前南峪村曾经是穷山恶水绕山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经过大家的努力,目前已经变成了太行山最绿最美的地方之一。现在,全村每年集体收入800多万元,80%的农户住两层小楼。在这里,农民有工资,孩子上学免费,老人实行退休金制,村民看病报销部分医疗费。

自己的村子虽然富了,但我深知其他一些村子面临的实际困难,还有相当数量的村子集体经济力量薄弱,很难完成修路、饮水、通讯、通电等基础设施。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投入力度,主要放在解决农民“三难”问题上。

第一是受教育难。农村基础教育资金匮乏,农民的教育负担过重,农村在校学生失学率居高不下。这种现状与建设新农村的要求有很大差距。今后,政府的教育资金应继续向农村倾斜,改善农村的教育设施,对农民进行职业技术培训。也可将农业类院校办到农村去,既为大学师生提供科研实践基地,又可辐射带动农民提高科技素质。

第二是看病难。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相当突出。城里人生病死在医院里,农村有些人生病不敢上医院,看不起病,这种现象值得关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应尽快普及,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亟需改善。

第三是卖农产品难。要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要畅通农产品的流通渠道,还要在农产品深加工上做文章。政府要深化农村信用体制改革,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增加农村资金供给。鼓励金融机构从完善支农和扶贫投入机制入手,简便手续,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抓紧研究和建立农业投资保障体系。(本报记者耿建扩、李韵整理)

高发水

●高发水代表

(新疆哈密地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办公室)

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现在有的人一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马上就觉得应该全面推进建设步伐,准备大拆大建,全面开花。我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分类推进,一定要根据各自的实际,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维护农民的利益,增进农民的福祉,真正让农民尝到新农村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才行。

我做了多年新疆伊吾县县委书记。这里地域偏僻,人员稀少,经济很不发达。纵向比,改革开放20多年这里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横向比,我们应该看到农村发展赶不上城市发展,两者之间的距离拉大了。怎么办?如果仅靠国家支持不行,只有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找准自己的发展路子才是正确的。

我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能搞一刀切。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现在重要的还是发展生产,首先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在不太富裕的地方,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增加农民的可持续增产增收上;在经济状况相对较好的地方,应该结合建设社会主义小康村的现实,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而对经济条件和物质条件都很好的地方,必须从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入手,提高农民素质,丰富农民的精神需求。

每个地方的情况不同,必须有不同的侧重点。先解决什么后解决什么,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一定要改变“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现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本报记者王瑟整理)

刘玉芬

●刘玉芬委员

(河北春蕾集团董事长)

增强农村经济实力

现在全国人民都在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没有多少文化,理论上我谈不出什么东西。但我知道,新农村就是要让农民都过上好日子,让农村改变模样。我生长在农村,从前也吃过苦、受过累,我知道农民增收很难,必须靠带头人和龙头企业的带领,重视农产品的深加工,不断增强农村经济实力。

不搞农产品深加工,农民增收很难;不搞农产品深加工,也没有我今天的发展,我不会成为董事长,更不会有全国十大女杰、全国劳模这样的荣誉,只能是个围着锅台转的家庭妇女。我自己是致富了,可一个人富还不算富,要大家一起富。

我今年特别去调研了,提出我的第一个提案,是关于推广玉米芯的项目的,想给广大农村推荐这个致富的好项目。一个年产5万吨的糠醛厂,每年能消化周围18个县市650万亩玉米产生的45万吨玉米芯废料,还可为农民增加1.8亿元的收入,受益农户达到10万多户。这种企业完全能够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能为农民增加收入作贡献。

我建议,在新农村建设中,要重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1、龙头企业要找准项目,要找那些收益好、符合农村特色、对广大农民有带动作用的项目;2、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特别在金融贷款上应放开,比如由于玉米芯没有被列入农副产品的行列,特别不容易贷款,建议把玉米芯列入农副产品行列,同样享受贷款优惠政策;3、选择龙头企业时,应注意环保,不要因为发展企业而破坏农村的自然环境。(本报记者张玉玲整理)

3月7日,江苏代表团艾金梅(左一)、王芳(左二)、陈静怡(左三)等代表来到钱月宝(右一)代表房间里观看苏南农村新貌照片,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本报记者刘新武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