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十一五”:4500万就业增量

2006-03-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冯蕾 我有话说

 

展望“十一五”

就业乃民生之本。“十一五”规划纲要把“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列入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相比“十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4000万人的指标,未来五年,新增就业的任务更为繁重。三大利好促进就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说,在未来五年,有三大利好因素促进就业目标实现。

一是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未来几年,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将为扩大就业提供更大的空间。据测算,如果未来五年GDP的年均增速保持在7%,未来5年将至少将净增就业岗位3500万个。

二是结构调整增加岗位。第三产业的就业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可以增加1000万个就业岗位,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就业率为29.3%,如果能达到40%,全国就可以增加1亿个就业岗位。

三是积极政策促进就业。我国将继续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这种政策类型针对的主要是就业弱势群体。为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劳动部门已明确:从事个体经营自筹资金不足的,可向商业银行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扩大贷款规模。为切实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我国已将享受政策的对象范围扩展到了厂办大集体企业下岗职工中的“4050”(女40岁男50岁以上)人员,以及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长期失业人员。两大难题亟待破解

莫荣说:“应看到,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在短期内还难以改变。总量压力不减,同时结构矛盾凸显。”据了解,未来五年,农村转移劳动力每年将达800万到1000万人,城镇下岗职工还有400万人需要再就业。就业矛盾将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

莫荣指出,在这些问题里面,除了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外,还有两个突出的问题。

一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去年大学毕业生占我国新增就业总数的比例约为三分之一,而目前,这一比例今年已超过40%。供需矛盾不仅体现在数量上。他说:“我们做过一个初步调查,现在大学生的学费年均约为1万元,加上每年因上学所要损失的机会成本费用,4年大学下来需要花费8万至10万元。”

二是农民工就业问题。按照“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城镇化率将从2005年的43%增长到47%,增长四个百分点。未来五年我国将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人,这意味着将有更多农业劳动力离开土地寻找就业岗位。农民工能否顺利实现在城镇就业也关系着城镇化率的提高。而要让农民工真正在城市“扎根”,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