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党放心 让人民满意

2006-03-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罗旭 我有话说

2004年6月3日,湖北几家媒体的记者在采访一起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时,克服采访遭抵制、行动被跟踪、生命受威胁等种种阻碍,查出了事实真相――上报死1人、伤23人的一般责任事故,实为死14人、重伤6人的特大安全责任事故。

6月8日,煤矿矿主传话给掌握有力证据的湖北利川电视台记者吴曼丽,希望以40万元买下录像带私

了。吴曼丽断然拒绝,并迅速把采访资料传给湖北电视台。当天湖北电视台播出了第一篇报道。矿主又派人找到湖北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徐立新,提出如果事件平息将送30万元作为感谢,并丢下一个装有10万元的纸包后跑掉。徐立新立即报请台纪委到场清点贿款,查封上缴。此后,相关报道有序进行,责任者受到依法惩处。

其实,参加报道的这几位记者并不富有,也不出名,他们只是全国新闻战线70余万从业人员中的普通一兵。在日复一日的新闻工作中,他们用无言的行动,恪守了新闻从业队伍的职业操守,弘扬了新闻从业人员的责任与良知。他们无愧于伟大时代,无愧于伟大人民。他们让党放心,他们让人民满意。

好队伍日益壮大

2005年5月9日下午,一场暴风雨袭击了厦门。风雨中,一名记者在街道上的一个水坑边守候了一个小时,终于抓拍到一名骑车人摔倒的瞬间。

2004年5月7日,杭州一家媒体的资深摄影记者路遇一辆大客车翻车,看到血水混着雨水从车中流出,一双双沾满血迹的手从车窗伸出拼命挥舞。他却毅然放下相机,组织现场群众一起紧急施救。

结合这两起引起普遍关注的热点事件,中宣部新闻局和中国记协于2005年6月在京召开了进一步加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座谈会。

先做人还是先做事?记者应该有怎样的职业操守?座谈会后,这场关于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讨论延伸到整个新闻界,引起了每一个新闻从业人员的思考。

这是全国新闻界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一段故事。2003年以来,为加强新闻从业队伍的建设,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了“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工作,坚决阻击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低俗之风、不良广告“四大公害”,取得了良好效果。新闻从业队伍精神面貌有了新的变化,工作作风得到明显改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好记者无悔付出

“一位带过我的老师告诉我,要想当一名好记者,你就跑农村,多吃苦,去没人愿意去的地方。”这句话让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辽宁电视台记者吉永成从入行起就铭刻于心。十几年来,他跑遍了全省100个县(市、区)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被老百姓们称为“铁脚记者”。

在采访路上风餐露宿的又何止吉永成。解放军日报的记者杜献洲,在当记者的第二年,来到帕米尔,参加红其拉甫边防连一年一次的无人区长途巡逻。在雪山上跋涉,冻得无处躲藏。晚上露营,雪下大了,就在装食品的纸箱子上掏个洞,扣在头上睡觉。路上七天,天天都有险情。

英雄无处不在。宁夏《新消息报》记者何玉玲,在一次采访途中出了车祸,被抛出车外10米远,锁骨粉碎性骨折、颈椎骨五处压缩性骨折。已经无法动弹的她,还惦记着随身携带的电脑和相机。手术后,头颈部安装着冰冷的固定器械,不得移动,但她还以惊人的毅力将出事前采访的材料口述成稿件,由爱人录入电脑,向报社发回10余篇上万字的新闻稿件。

这些记者的名字终将被共和国新闻史所记载。

在我们的新闻队伍中,还有更多默默无闻的记者在平凡岗位上,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只问耕耘、不计回报。他们不仅以自己的笔,而且以自己的勇气、热血甚至生命,勾画出新时代新闻从业者无悔付出的剪影。

好作品来之不易

很多读者都是被新华社记者张严平的长篇通讯《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所感动,从而认识并记住了四川凉山州木里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的。但读者不知道的是,张严平刚见到王顺友时,王顺友话少得可怜,半天憋出一句,绝不超过5个字。采访几乎无法进行。张严平意识到,面对着这样一个人,走进他心灵的唯一途径就是走进他的邮路。深山邮路的艰险超出了张严平这个中年女记者的想象,骑在马上,悬于崖壁之间,生死未卜的感觉挥之不去。夜里在原始森林里露宿,喝了几口酒的王顺友在篝火旁尽情地跳着,唱着,哭着。他说,他太高兴了,今晚就像做梦,20年里,在邮路上从没见过这么多人;他说,一个人在路上太孤独了,可是他还要走下去,因为大山里的乡亲们少不得他……这一夜,张严平终于触摸到了王顺友沉默外表下那颗滚烫的心!

许振超、任长霞、周国知、牛玉儒、洪战辉、孟二冬……这些感动中国的典型人物的报道,无一不是记者深入实际、扎实采访、感同身受后的成果,那是把心揉碎了吐出的文字,承载着记者对国家、对民族、对事业的无比忠诚和热爱。

十六大报道、“神五”飞天、两会报道、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工程……我们的国家喜事连连。围绕这些重大事件,全国各家媒体精心策划,周密采写,通过一件件优秀新闻作品,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送到千家万户,把中国的声音传向四面八方,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亿万人民。“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切实体现了‘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实现了‘三创新’――报道形式、报道内容、报道手段的创新。这也正是新闻报道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之所在。”中国记协一位负责人这样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