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关于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的实践与思考

2006-03-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周向群 我有话说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是一个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建议》,是一个处处体现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的《建议》。我们在研究和制定宣传文化“十一五”规划中感到,宣传文化工作也迫切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加

大文化资源向教育资源转化的力度,实现宣传思想工作从重视政治向重视文化的转变,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人的现代化服务,为社会和谐服务。

苏州文化资源蕴含的教育价值

苏州文化源远流长,是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苏州文化始终一脉相承。苏州古城连同境内的文物古迹、古建筑和古镇、古村落一起见证了苏州的历史变迁,成为苏州文化的大博物馆。

苏州文化博大精深,主要文化门类都得到了充分发育。苏州文化的丰厚性体现在千年古城、水乡古镇、园林胜迹、街坊民居等丰富多彩的物化形态,体现在昆曲、苏剧、评弹、吴门书画、丝绸、刺绣、工艺珍品等艺术形态,还体现在文化心理的成熟、文化氛围的浓重上。苏州文化的许多方面,不仅是苏州文化的代表,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这些丰富而成就极高的文化资源是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宝藏。

苏州自古贤能辈出,蕴育了独特的人文精神传统。苏州自古经济富庶,崇文重教而又海纳百川,成为人才荟萃之地,千百年来所涌现的各类人才如满天繁星,熠熠生辉。明清时期,苏州是闻名的“状元之乡”,今天,苏州又是全国的“院士之乡”。正是由于这些名人大家的带动,使得苏州具有积极的人文精神传统。如北宋大政治家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明末大思想家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呐喊,等等,这些积极的人文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苏州的体现,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现实而深刻的教育意义。

加强文化资源转化的积极探索

把传统的人文精神转化为现代的城市精神。人文精神是苏州文化最主要的特征,也是核心竞争力所在。弘扬传统人文精神,首先是要挖掘其中积极向上、符合时代潮流的因素。我们为此专门拍摄了苏州历史名人、院士风采录等系列电视专题片,通过杰出人才的事迹引导市民特别是青少年从小就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树立“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志向。近两年,我们还在全市组织开展了苏州城市精神大讨论活动,“精致细腻”、“开放包容”、“勤奋坚韧”、“尚文重教”、“和谐进取”等关键词都为大家所普遍认可。与此同时,全市十分重视弘扬传统人文精神与时代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和“亲商理念”这“三大法宝”。全市还坚持把弘扬“三大法宝”与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精神统一起来,在弘扬“三大法宝”中突出新时期艰苦创业精神的本质,共产党人开拓创新精神的核心,争先创优精神的特征,从而不断赋予“三大法宝”以新的内涵,同时还与“两个率先”实践相融合,激励苏州人始终保持励精图治创大业的勇气、开拓创新闯新路的锐气、敢于超越争一流的志气。

把物质形态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生动活泼的教育阵地。苏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遍布城乡。1983年小平同志视察苏州时要求苏州“要保护好这座古城,不要破坏古城风貌,否则它的优势就消失了。”多年来,全市上下十分珍惜先辈们留下的弥足珍贵的文化遗存,加大依法保护、科学保护力度,先后实施了观前地区整治更新工程、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等保护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这些历史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一方面,加强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每年吸引来自市内外的旅游者数千万人;另一方面,加强各类博物馆建设,全市现有各类博物馆28家,特别是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采取了“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建成后将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博物馆。全市拥有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个、省级基地14个、市级基地52个,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生动课堂。

把优秀文化资源转化为富有教育意义的精品力作。近几年来,全市重点加强了四类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一是以苏州园林等历史文化景观为题材的电视文艺专题片,包括《苏园六纪》、《苏州水》、《水天堂》、《烟波太湖》等;二是对昆曲经典名剧进行改编上演,如青春版《牡丹亭》、《长生殿》等;三是以历史人物、事件为题材的戏剧,如《干将与莫邪》等;四是历史题材小说创作,如描写苏州历史人物的小说《冯梦龙》等。这些题材的创作,成为苏州文艺的品牌,在全省、全国都具有很大影响。

把优秀文化成果转化为群众精神文化享受。今年,我市创造性地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以优秀舞台艺术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企业为主要内容的公益文化服务“四进工程”。活动开展以来累计演出超过40场,观众逾10万人,搭建了高雅艺术走进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对于解决精品演出难、群众享受精品难的问题开辟了一条新路,被群众称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民心工程”。

进一步加强文化资源转化的几点思考

加强文化资源转化要有一种紧迫感。文化资源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文化资源的存在仅仅表明它的潜在价值,不等于它自然而然地就成为现实价值,文化资源更不等于教育资源。文化资源成为教育资源需要我们创造性地加以转化。加强文化资源的转化,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是长远的战略问题。

要把文化资源转化与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结合起来。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从计划经济条件下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为重视文化的影响力。文化熏陶同宣传教育相比,具有很多优势。在教育目的上,它并不需要事先确定教育目的,而是让受众在文化的氛围、情节和活动中不知不觉地领会“应该怎样”;在教育方式上,文化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让人受到感染和教育;在教育效果上,文化一旦被人们接受就非常持久牢固。重视文化的作用,不是否定原有的宣传思想工作,而是要创新宣传思想工作,更好地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作用。不仅如此,文化本身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加强文化资源转化必须重视思想性,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导向、规范、凝聚和驱动作用。

文化资源转化要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作为灵魂和主体能动的方面,文化建设的状况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状况,也决定着人的素质状况。加强文化资源转化,就要以文化化人,提高人的文明素质。发挥文化对人的文明素质提高的作用,营造文化氛围,应该广泛吸引群众参与,使群众成为文化建设的主体,同时也成为受教育者。只有这样的转化才是真正有效的转化,才能达到转化的目的。

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转化中的主导作用。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需要政府的规划、指导,但是关键是市场要发挥主导作用。文化的内容、品位以市场为中介紧紧地与群众联系在一起,被市场接受、受到市场欢迎的文化产品,才能起到影响、教育群众的作用。因此,必须研究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市场需求,多创造富有时代精神、符合人们精神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特别是要努力把主旋律作品由“要我看”改变为接受者的“我要看”。当然,在转化过程中,不能一刀切地把文化资源向市场一推了之,要在研究市场、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情况、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转化策略。比如昆曲,我们采取灵活的转化策略,旅游场所的演出由市场来决定,普及昆曲的星期专场以政府部门补贴的方式来推动。只有通过灵活运用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文化资源向教育资源的转化才能在市场运作中走向良性循环。(作者系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