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国图坚持公益性办馆 提高服务创新能力

2006-04-02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近年来,国家图书馆始终把改革的最终目标定位在改善服务上,积极拓展服务空间,创新服务模式,突出服务的科技含量,深化服务内涵。

――拓展为中央和国家领导机关立法与决策服务的范围和领域,加强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国务活动和决策研究以及“两会”提供咨询服务

。举办“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建立国家图书馆部委分馆。

――突出公益性、开放性和数字化的服务特点,不断扩大数字资源服务。开通数字资源门户网站,实现信息检索、服务、推送的一站式服务;开放无版权的数字资源,供全国读者免费使用;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数字资源门户与GoogleScholar(学术资源搜索)的链接。――注重保障人民群众获得文化的权益。为农民工送书到工地,开放了建设工人期刊阅览室;专设残疾人阅览室服务,为盲校儿童送书和光盘;以组织参观、展览、讲座、开放少儿多媒体阅览服务等方式,为未成年人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活动;国图音乐厅积极开展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被命名为“北京市艺术教育实践基地”。

――加强图书馆在读者阅读方面的导向作用,切实发挥读者教育功能。“文津图书奖”“文津读书沙龙”活动,在读者与作者、学者之间搭建起交流、沟通的平台;面向大众的“文津讲坛”“中国典籍与文化”等系列文化讲座等,对营造全民读书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国家图书馆在提高服务水平上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固本强基,全面推进服务创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出个性化服务;履行文化教育职能,拓展服务领域。形成以传统文献服务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服务为主导的一个创新型的知识服务体系。

同时,国家图书馆以服务社会化为目标,深化后勤改革,做好服务保障。2004年国家图书馆就对后勤服务中心进行改革,清点了所有后勤服务项目,核定了每项服务所需经费、标准,由原拨款管理改为服务项目付费管理,委托后勤服务中心管理和使用后勤国有资产,并进行保值和维护,同时实行国有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一些项目还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

在做好服务保障的同时,国家图书馆还要求后勤服务中心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符合现代企业特点的“以岗位、贡献、效益为主,兼顾公平”的工资分配制度,促进其向企业化发展。

通过后勤改革,一方面使后勤服务中心通过企业化管理模式的锤炼,提高了社会化服务的能力,建立起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企业运作机制;另一方面,国家图书馆通过这种方式的管理,摸索和总结了一定的经验,为国家图书馆的后勤服务工作社会化打下了基础。

国家图书馆以岗位管理为重点,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全面推行岗位管理,岗位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管理理念。

首先,岗位管理打破了年龄、资历、学历、职称以及馆内外的限制,促进了岗位流动。吸引了一批优秀人才,并使年轻人才脱颖而出,逐步形成一支由学科专家、业务骨干与复合型管理人才组成的人才梯队,提升了全体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其次,形成了有效的竞争机制,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国家图书馆制定了“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出台了创新人才计划、员工培训计划。首席专家、首席咨询馆员的设置和服务创新奖、科研奖的出台,更激发了员工努力学习、钻研业务的热情,推动了员工在业务、科研服务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创新。

最后,还实现了各类岗位的规范化管理,带动了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岗位管理明确了各岗位的职责、任务、标准和考核方法,使工作职责明确、程序清楚、运行顺畅、操作规范,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科学化管理水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