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聚焦新农村 情满桃花园

2006-04-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韵 我有话说

山东省肥城市是著名的桃乡,那里的10万亩桃园已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同时,这里还是新农村建设的试点,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在迅速发展。4月11、12日,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文艺工作者带着对新农村建设的祝福、带着为农民服务的热情来到了这片桃花盛开的地方。

欢腾的桃花园

4月11日早晨5点半钟,山东省肥城市石横特钢有限公司的邢芳就起床了。与往日不同的是,她穿上了一套红黄相间的演出服。今天她要赶到15公里外的刘台村参加中国文联“聚焦新农村文艺为农民”的慰问演出。与她一起表演威风锣鼓的50多位离退休职工很快就聚齐了。这支威风锣鼓队,年纪最大的快70岁了,最年轻的也已52岁。说到要和姜昆、郁钧剑、殷秀梅、王馥荔、韩延文、于兰等艺术家们同台献艺,“真是太荣幸了!”邢芳一脸的幸福。

舞台搭在了刘台村万亩桃园中的停车场。9点钟开演,但当记者8点钟到达时,场地上8400个小板凳已坐满了观众,周围的土坡上、车顶上、凡是能看到舞台的地方几乎都站满了人。一些小孩子由于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干脆爬上了桃树。

舞蹈、歌曲、口技、相声、杂技,随着艺术家的轮番展示,桃花园中笑声、掌声、喝彩声、口哨声一浪高过一浪,人们的脸上笑容如桃花般灿烂。

动情的幸福院

4月12日下午,东大封村文化大院前的广场上聚满了村民,像过年般热闹。人们焦急地等待中国文联慰问采风团的文艺家们。

大院里的演出还在热烈地进行中,村幸福院里又飘出了一阵清亮的歌声,这是空政歌舞团的青年演员刘一祯在看望居住在这里的9位孤寡老人。老人耳背,她就趴到耳边说;老人腿脚不便,她就蹲下身子。她握着老人的手,轻轻抚摸,间或掸去老人肩头的落发、整理一下衣领,像对自己的爷爷奶奶一样,与老人们拉着家常。然后,她唱起了歌曲《孝敬父母》,甜美的歌声吸引了不少村民。她一边唱着歌,一边轻柔地给老人们按摩着耳廓。当她发现院里有位老汉的手指甲很长时,就找来指甲刀剪。幸福院的管理员说,老汉患有老年痴呆,平时不让人剪指甲。刘一祯慢慢拉过老汉的手,一边唱着一边为他剪指甲。老人慈祥地看着刘一祯,没有阻止她。之后,刘一祯又端来一盆水帮老人洗手。此情此景,在场的人无不动容。临走前,一位大妈拉住她的手,留恋地说:“闺女,你长得这么俊,歌唱得这么甜,对俺们这么好,以后可常来呀。”刘一祯含着泪、微笑着,使劲点了点头。

百花对沃土的情意

中国文联艺术家的肥城之行,是中国文联“聚集新农村文艺为农民”系列活动的第一站。参加这次慰问采风活动的艺术家们说,从观众此起彼伏的掌声中,从孩子们童真稚气的欢呼中,从村民们热切期盼的目光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艺术被人民认可时的欢乐。正如书法家张继所说:“一个人的价值体现在你为别人带来什么、别人从你这儿能得到些什么。我来到这里,能够为基层的书法作者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有助于他们艺术上的提高,而我则从他们的感谢中看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

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覃志刚说:“文艺是属于人民的,文艺家只有保持与群众心心相应、息息相通的血肉联系,在社会生活中汲取新鲜营养、获取不竭的生命力,才会有文艺的繁荣和进步。”这一点得到艺术家们的广泛认同。文艺理论家肖云儒说:“长期以来,农村似乎成了文化的包袱。一些人忘记了这里才是我们文化的根基。没有这片沃土,哪有百花齐放?我们关注新农村建设,就必须要走进新农村、走进新农民、走进农民的心,而贯穿其中的就是‘行’。”著名豫剧演员汪荃珍也说:“演员不能脱离百姓,不能忘掉百姓,火热的生活才是我们创作的源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长久不了的。”


空政文工团青年演员刘一祯在幸福院为孤寡老人演唱。李韵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