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渤海湾畔“生态城”

2006-04-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陈建强 我有话说

天津滨海新区把“生态建区”作为发展战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走生态型、节约型发展道路,使得这里的环境不断改善,一个适宜创业和人居的现代化海滨生态新城正在渤海湾畔崛起。

编织“生态工业网”

20年前,滨海新区的核心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刚刚建立,就提出要打造“绿

色泰达”,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他们在项目引进上赋予环保部门“一票否决”的权力,对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会带来严重污染的项目坚决拒绝进区。天津港保税区也建立起环境保护监测体系,对高能耗的项目不予批准。仅2004年,该区就因环保原因拒绝了总投资1亿美元的6个项目入区,从而保证区域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000年,滨海新区率先建立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转年又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列为第一批“中国工业园环境管理”试点园区。2003年底,他们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又得到国家环保总局的批准开始实施――滨海新区已经成为全国生态工业园建设的领跑者。

滨海新区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头等大事,陆续建立了石油化工、汽车生产代谢、优质钢材和北疆电厂海水淡化等四条循环经济产业链。以汽车工业为例,目前新区已引进整车及配套企业60多家,其中包括专门从事汽车废钢回收利用的配套企业。汽车整体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边角废料,通过配套企业熔炼等加工过程制成钢锭,再次提供给汽车模具工厂作为其生产模具的原料。汽车配套企业云集,形成了配置较为合理的汽车工业产品代谢网络。此外,滨海新区正在建设新区南部和北部共500平方公里的两大生态环境区,构建海河下游两岸等五条生态廊道,建成了官港森林公园等生态组团,形成生态区、廊道、组团有机连接、各具特色的生态构架。

实现“能源低消耗”

展望“十一五”

有人说:滨海新区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大片的荒地。但滨海新区在土地的开发使用上却“惜土如金”。他们为了保证土地利用效率,在全国率先出台梯度优惠政策,根据不同行业的平均投资密度确定不同的基准地价,将土地价格与行业门类及投资密度挂钩,公开地价并鼓励企业集约利用土地。在规划设计上,明确项目用地建筑密度及容积率,防止多占少用、浪费土地。

开发区曾提出了闻名全国的“1―2―3”土地开发模式,即土地开发每投入1元人民币,吸引2美元的工业项目投资,创造3美元的工业产值。目前这里的工业用地平均每平方公里投资强度达到5亿美元,工业产值高达80亿元。

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的王厂长告诉记者:这里每天接收约6万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这些散发着臭味的黑色污水经过沉砂、反应、氯化等一系列复杂的程序,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之后,其中3万吨将进入同一厂区的新水源公司,经过微滤、反渗透处理,成为达到饮用标准的再生水。“这样,泰达每天重新得到了3万吨的水资源。”再生水出售给企业的价格是每吨3.9元,比自来水还要便宜。而那些没有高标准处理的污水,则会用来作为城市绿化、道路喷洒用水。泰达滨海新区在重点发展低能耗产业的同时,还尽可能优化能源结构,提高二次能源和清洁能源的输入量。滨海新区的管理者认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归根结底是如何提高能源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减少一次能源的输入量。目前天津开发区万元GDP耗水6吨、耗标准煤0.135吨,相比全国万元GDP平均耗水在60吨、耗标准煤2.63吨,这片土地上的效能可谓显著。

追求“废物最小化”

诺维信(中国)有限公司是坐落于天津开发区内的一家生物制药企业,整洁幽静的厂区令人觉察不到这是一家制药企业。正是这家企业连续三年被列入道琼斯工业指数行列之内。该公司将生产中产生的生物发酵残渣和污水处理中产生的活性污泥加工改造成为优质有机肥料“诺沃肥”,应用于开发区及周边的农田和绿地,并且其经处理后的废水,还用于园区的绿化灌溉和道路冲洗。

诺维信是滨海新区“废物最小化俱乐部”的一员。成立这个俱乐部的目的就是组织众多企业参加各种形式的废物最小化活动,并使之成为企业长期的自觉行动,从而促进新区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2004年底,滨海新区双港垃圾发电厂建成投产,这一项目不但可消纳天津市1/4的生活垃圾,而且实现了年上网电量1.2亿千瓦时的发电能力。目前得到国家支持的贯庄垃圾焚烧综合处理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加紧建设,同时垃圾渗滤液处理和零排放技术、焚烧垃圾产生的飞灰与残渣的综合利用技术也将实现产业化。

新近落户滨海新区的泰鼎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经成为华北地区电子垃圾处理回收基地,每年综合利用电子废物3万吨。东邦铅资源再生有限公司是国内首次引进国际绿色环保再生铅技术,此一项目填补了我国废蓄电池再生利用的产业空白。新引进的这些废物资源化企业,使新区在废物资源市场上占得先机,形成了自身的产业优势,也为新区未来的资源保障奠定了基础。

经过多年来不懈努力,新区的生态环境日益改善,500多平方公里的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先后建成了泰丰公园、大港世纪广场、塘沽海河外滩等公共活动场所,建设了污水处理厂等一批环保设施,清理了港区外煤炭仓储场70余家,搬掉了沉积80多年、面积达2.7平方公里的碱渣山,建成了景色秀丽的碱渣山公园。置身于春日里的滨海新区,这里绿草如茵,林木葱茏,恍如置身花园城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