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等待戈多,回味贝克特

2006-04-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阮一峰 我有话说

塞缪尔・贝克特(1906年~1989年),爱尔兰小说家、戏剧家,长居法国,兼用英、法两种文字写作。二战期间参加抵抗德国纳粹运动,战后返回巴黎,成为职业作家。创作风格深受乔伊斯、普鲁斯特和卡夫卡影响,小说如《莫洛伊》三部曲等,以诙谐和幽默表现人生的荒诞、无意义和难以捉摸,成为20世纪的文学杰作。他的戏剧成就尤为突出,具有鲜明的反传统特征,强调简洁,注重细节,代表作《等待戈多》1953年在巴黎引起轰动,连演三百多场。贝克特于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4月13日是荒诞派戏剧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塞缪尔・贝克特(SamuelBeckett)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最近《贝克特肖像》一书在国内引进出版了。

这本书的前半部分是75张贝克特的珍贵照片。它们摄于上世纪70年代,那时贝克特在伦敦皇家剧院导演自己的作品。这些照片之所以是“珍贵”的,原因是贝克特本人不喜欢拍照,关于他的影像资料非常少。书中的照片由贝克特“钦定”的摄影师约翰・海恩斯提供,它们将这位大师的工作、生活瞬间永远定格于挥之不去的视觉图像中,令后人得以一睹大师的风采。

贝克特不喜欢拍照,这同他的个性有关。他生性淡泊,不愿成为公众人物。他在巴黎郊外的一所与世隔绝的小房子里写作,谢绝一切采访,避免在任何报刊杂志和电视媒体上露面。1969年,他得到诺贝尔文学奖后,接受了奖金,但是并没有去参加颁奖仪式,因为这样他就不用公开发表演说了。

贝克特这种孤僻的个性,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他只关注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某件东西在他看来是不重要的,那么他就会当其不存在。他认为,人生的核心问题是,人对自身的存在无能为力。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应该怎么做?具体来说,一个人是完全被动地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根本没有征求过本人意

《等待戈多》剧照 。

见。人生到底是什么,人生真正的意义又是什么?当一个人说“我”的时候,指的是什么?这些就是贝克特认为的人生的基本问题,人生中其他的事件,诸如争夺权力、地位、金钱、性行为等等,可以被忽略掉。

他最著名的戏剧《等待戈多》就是这种思想最好的写照。这部戏里有两个人物,但是除了他们的名字以外,没有任何其他介绍。舞台一片空旷,上面只有一棵树。两个主人公在等一个叫做戈多的人,但是他们不知道戈多到底是什么人,他们又为什么要等他。不过,他们想既然已经在等待了,就说明这件事情一定是有意义的,所以必须一直等下去,哪怕不确定戈多最终会不会来。在这里,空旷的舞台象征着世界,盲目的等待象征着人生,戈多象征着所谓的人生的意义(自我欺骗?)。贝克特将与这个主题无关的一切背景和剧情,都省略了。

所以,他被人们称为“最简主义者”(minimalist)。

《贝克特肖像》一书中的肖像照片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封面上选用的那张黑白照片省去了一切华而不实的背景,底色全黑,只见贝克特孤零零一颗沉思的头颅。

在晚年,贝克特越来越关注人生的本质,而不愿再在无关主旨的细节上花时间了。这导致了他后来的作品越写越短。1976年,他的戏剧《来去》(ComeandGo)一共只有121个词,另一个剧本则只包含了60句话。他一生中最后作品之一的《Rockaby》15分钟就可以演完。

我们未免要猜想,如果贝克特继续活下去的话,他很可能就不会再写戏剧了。因为人生中如果充满了无意义的琐事,那么对于一个“最简主义者”来说,最终就意味没有什么是值得说出来的。事实上,贝克特真的写过一出系列剧,名字就叫《无声戏》(ActsWithoutWords),里面一句台词也没有。《贝克特肖像》[英]詹姆斯・诺尔森文[英]约翰・海恩斯摄影王绍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相关评述

他不引领我走上任何一条花园小径,他不偷偷给我使眼色,他不向我灌输疗救的办法、前进的道路、上天的启示,也不端给我一盆面包屑;他不会卖给我任何我不想买的东西――不论我买不买,他都不会跟我胡扯――他的手从不高过他的心。不过,我乐意买他的货:不论是钩子、线,还是锤子,因为他把所有的石头都翻了个底朝天,一只蛆也没剩。他催生了美的事物。

――哈罗德・品特(英国作家及剧场导演、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贝克特至交)

塞缪尔・贝克特是独一无二的。他向那些衰老、伤残、不善辞令的人和走投无路的男女发出声音,他省略了惺惺作态和虚伪矫饰,绝口不谈意味深长的存在。他似乎想说,只有在那里、在那时,在上帝的贫乏而非丰足当中,新陈代谢降低,才能到达人之为人的核心。

――理查・埃曼(知名爱尔兰文学研究者、文学批评家和传记作家)

 

《终局》剧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