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工程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

2006-04-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杜祥琬 我有话说

杜祥琬应用核物理与强激光技术专家。1938年生于河南省南阳市。曾主持核试验诊断理论和中子学的系统性研究,是我国新型强激光研究的开创者之一。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在新世纪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为我国工程科技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历史使命,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责任重大,义不容辞。

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

1.这是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国家战略思想和发展指南

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基本上是走了一条“发展―污染―治理”的道路。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资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成本进行治理,这是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

我国已有20多年持续高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这个发展是靠投资拉动和破坏环境、消耗大量资源为代价的,这种粗放型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我们必须走上一条更为科学的发展道路。提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正是在我国战略转型阶段作出的战略部署,具有里程碑意义。

2.这是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发展和具体化

科学发展观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思想,它兼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双重品格,是关于“发展”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结晶。理论上,它把“发展是第一要务”进一步深化,阐明必须走更为科学的发展之路,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践上,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等重要战略思想。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是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发展和具体化,明确了要从科学技术源头上依靠我国自主研发和创新,提高核心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解决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从根本上摆脱受制于人的境况,降低对国外技术的依存程度,加强国家经济安全与国防安全,在国家经济建设乃至在全球化国际合作竞争中取得主动和优势地位。

自主创新是科技工作者共同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工程科技工作者更是责无旁贷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工程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要强化机遇意识,促进工程科技水平的全面提高。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工程科技工作者首当其冲

温家宝总理对创新型国家作了明确界定:一是研发投入要占GDP的2.5%;二是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要超过60%;三是对国外的技术依存度要小于30%;四是本国授权发明专利的数量和在国际上发表论文数量要进入世界前五位。第二、三、四条都与工程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关系密切。工程科技人员从事的是应用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创造性地实施重大工程项目,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

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链条,既包括科研机构和高校为主体的科学创新体系,又包括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了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需要一大批杰出的经营管理人才与工程管理专家,对各类生产要素不断进行优化与合理配置;同时,还需要优秀的科技带头人,进行发展战略的创新研究;更要加强企业的研发力量,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和保护,培育优秀科技品牌,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

2.大力发展工程科技,在重点领域实现新突破,解决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五个战略重点中,首当其冲的是工程技术的几大领域,如能源、环境、制造业、信息产业、生物技术等。以能源资源为例,我国经济总量近10年来翻了一番,主要贡献来自于工业发展,单位资源的投入产出率不及发达国家的1/10,虽然宏观调控对固定资产投资有一定遏制作用,但固定资产投资依然庞大,对能源资源的需求呈几何上升趋势。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用只翻一番多一点的能源支持GDP比本世纪初翻两番”的目标,这对工程科技工作者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思路已逐步明朗,其要点是:一是要大力节能,降低单位GDP能耗,控制能源消耗总量,发展循环经济;二是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我国对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新的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很不够,要加大投入和技术开发力度;三是要努力开发以煤为主的传统能源的洁净化技术,以减少环境污染;四是要加强勘探,开发潜在能源资源。

自主创新要弘扬优良文化和学风,营造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良好环境

1.要形成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远规划,坚持不懈,需要国民科学文化水平的整体提高,培育优良的科学精神、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合作精神,形成浓厚的创新文化气氛。在全社会倡导“重生态、保环境、善节约”的生态文明观,树立适度的物质享受与高尚的精神追求的人生观、价值观,建设高素质社会。

2.要老老实实做研究

科技工作者要老老实实做研究,诚信搞开发。没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没有踏踏实实做研究的精神,没有以苦为乐、甘于寂寞、甘于奉献的精神,是不足以担当工程科技重任的。唯有求真求实,远离浮躁,兢兢业业,不怕失败,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工程科技人才,才能为工程科技事业做出有益的工作。

3.要革除体制性障碍

革除科技创新的体制性障碍,创新科技管理与评价体系,转变政府关于科技管理的有关职能,越来越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科技评价重视数量忽视质量,重视短期目标忽视长远目标,重视研究过程忽视成果转化,影响了优秀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

政府对科技工作的管理职能要转变,政府的任务不是干预具体研究,而是为产学研一体化建立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各类标准和法规,创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软环境,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

4.要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培育一代又一代个性化的、富于创新精神的新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

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要有创新的教育体制,要从娃娃抓起,同时也要从教师抓起,提高教师的素质、创新观念和对如何培养创新型学生的理解,这样才能有一代又一代的思想活跃的新人成长,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科技创新队伍。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既要树立高度的民族自信心,又要充分认识任务的艰巨性,确立踏实苦干、长期奋斗的思想。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要不辱历史使命,奋发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一定能实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