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牡丹新姿

2006-04-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先琴 本报通讯员 石文禹 我有话说

芳菲三月,又是牡丹开放时。当全国各地的客人汇聚洛阳时,映入眼帘的不仅是国色天香,只见大街小巷干净整洁,环城高速之内,龙门山、周山、邙山满目苍翠,流经城市的伊、洛、廛、涧四条河流清可见底,城市环境优美,秩序良好,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2002年7月,洛阳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把洛阳打造成为“中西

部最佳人居环境城市”的奋斗目标。洛阳市连年以“创建文明城市、创建文明景区”为载体,先后投资400亿元,完成202个城市建设和改造项目。经过短短几年努力,一个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洛阳,正以迷人姿态呈现世人面前。

拆旧、改造、治污

城市变得越来越清新

不除旧难以立新。洛阳打造最佳人居城市的工作,是从城市拆迁改造开始的。

据市建委主任郭杰介绍,从2001年始,洛阳连续6年开展大规模的“创建文明城市、创建文明景区”活动,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分地块对低矮破旧的房屋进行拆迁。城市的五个出入口、百货大楼等重要商业地段、需要改扩建的城市主干道等都涉及繁重的拆迁任务。对拆迁,市政府严格执行国家的补偿政策,态度果敢坚决。5年多共拆迁各种违法和不协调建筑物600多万平方米。往三门峡方向去的洛阳西出口,是一条双向8车道的宽阔景观大道,这是对原来一个有200多户居民的村庄实行整体搬迁后建成的;投资6亿元纵贯城市南北的王城大道,共拆迁各类建筑物31万余平方米,创下一条道路拆迁面积最多的纪录。大规模的拆迁改造,使脏、乱、差的建筑物渐渐从人们视野里消失,一些高大的建筑物显现出来,整座城市变得“清爽”起来。车行洛阳城,无论是主次干道还是背街小巷,路面大都平坦干净,道路两旁树木花草修剪整齐,几乎见不到坑洼不平、尘土飞扬的道路。这几年,洛阳为实现出行方便快捷,对60多条主次干道、150多条背街小巷和170多条社区道路进行了改、扩建。目前,全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由“九五”末的3.9平方米提高到12平方米以上。此外,洛阳市还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建成了连接二广高速公路和连霍高速公路的西南环绕城高速公路;开通了与广州、北京、上海等十多条航线,使洛阳与外界联系更加方便快捷。

伊、洛、廛、涧4条河流和中州渠、大明渠、秦岭防洪渠等3条人工渠,构成了洛阳城市水系。但长期以来,水体污染严重,群众意见很大。为实现“清水绕城”,洛阳市投入巨资加大对河、渠综合治理,对40家重污染企业给予取缔、关闭、淘汰,对主要水污染源加大监控力度,对不能达标的54家企业下达停产整顿限期治理通知。与此同时,投资8亿元在城东、城西分别建成两个日处理能力2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如今,伊洛河流域水环境断面已达到三类水质要求。我们在中州渠流经的老城五贤桥头采访,家住渠边的苗顺利老人告诉记者,现在渠水干净,居民用它来浇花、洗衣服。每到夏日夜晚,人们坐在渠边,享受习习凉风,听潺潺水声,别有情趣。

绿化、美化、开发

城市变得越来越靓丽

打造最佳人居城市,仅实行“清扫运动”还不够。与此同时,洛阳市开始使用“加法”:强化城市的绿化、美化,推进重点地块开发建设,让城市长“高”、长“大”。

洛阳市坚持公共绿地建设与庭院绿化建设相结合,主干道绿化与背街小巷改造相结合,不断扩大绿化存量。几年来,全市新增绿地面积3200多公顷,绿地率达到38%,人均公共绿化达到12平方米以上。市区内龙门大道绿地、城市西出入口绿地、青年宫广场绿地、亚世广场绿地、西工体育场绿地等80多处,并在市区主干道两侧实施拆墙透绿、拆房透绿工程,行道树、分车绿化带、基础绿化带配置齐全。记者在洛阳市采访,无论是街头还是庭院,到处有花草,到处有绿色。如今,洛阳还建成了环城的周山、龙门西山、上清宫、小浪底四大森林公园,栽植各类树木80余种,300多万株,绿化面积21800多亩。今春,占地3000亩的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工程、总控制面积25万亩的北邙绿色生态屏障工程正式启动,绿色洛阳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净、绿、美、畅的目标基本实现以后,今年,洛阳市把城市亮化工程看得格外重。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善武专门作出指示:抓好亮化工程,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魅力,让洛阳的夜晚亮起来、美起来,带动服务业发展。随后,以城市主次干道两侧楼宇和“一河两岸三桥四口八路”为重点的亮化工程迅速铺开。入夜的洛阳城,处处灯火辉煌。座座大桥如金鳞舞动的巨龙,横跨洛河两岸;条条马路溢彩流光,照映着滚滚车流;一些高大建筑物在轮廓灯光的映衬下,更加雄伟多姿。

跨洛河建新城

洛阳城建大手笔

由于历史原因,长久以来,洛阳的城市建设被限制在洛河北岸、邙山以南的狭长地带,城市功能无法正常发挥,人居环境难以改善。2002年11月,洛阳市委、市政府作出“举全市之力,跨过洛河,开发建设洛南新区”的战略部署,翻开了洛阳城市建设史上崭新的一页。

根据规划,洛阳新区建设以“山水园林相间、生态环境优美、功能设施齐全、现代气息浓郁、最适宜人们居住”为标准,使洛阳最终形成以洛河为轴线,洛河南北对应发展,美丽的洛浦公园镶嵌在城市中心的新格局,提升城市的档次和品位,从而实现把洛阳建成中西部最佳人居城市的目标。

2003年下半年,大规模的洛阳新区建设拉开序幕,在先期10平方公里的建设范围内,包括行政中心、公务员居住小区、体育中心、大学城、高层次人才居住区、中小学以及道路、供气、供热在内的20多个项目先后开工。在最近的两年多里,洛阳新区建设步伐更快。目前,新区开工或建成各类工程项目716项,累计完成投资196亿元。一个道路纵横、高楼林立、清水环绕、绿树成荫的现代化生态城市的轮廓已清晰可见。

景观水系和园林绿化是洛阳新区的点睛之笔。洛阳新区建设者们积极发挥洛阳城市地表水丰富这一优势,利用地势高差把洛河、伊河河水引入新区。如今,新区共规划建设了曲曲折折、经过每个开发地块的长40公里的渠道,10多个人工湖,形成1900余亩的水面。其中,占地300亩的会展中心湖,配以大型彩色音乐喷泉,今年春节期间每晚开放一个小时,每天吸引数万人前来观看。这些水系绿地与环城森林公园连为一体,形成一个巨大的园林,每栋建筑则成为点缀园林中的一处景点、一个小品,整个新区实现了“水在城中流、城在山水间”的优美山水园林格局。

洛阳全力打造中西部最佳人居城市的工作,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些科研单位出现了人才“回流”现象,外商投资不断增加。前不久,洛阳市政府组织洛阳房地产业暨旅游产品展示会,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美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了众多外地人到洛阳购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