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崛起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2006-04-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杨荣 特约记者 李建斌 我有话说

“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山西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三个跨越式发展:一是煤炭大省向煤炭和煤化工业大省的跨越式发展,二是老工业基地向新型工业基地和精品原材料基地的跨越式发展,三是自然人文资源大省向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三个跨越式发展,最关键最根本的就是要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破解经济社会

发展中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这是山西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宝顺谈到中部崛起时首先强调的一句话。

“十五”期间,山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均上了一个大台阶,在全国的位次明显前移。但是,山西集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地区和欠发达省份为一体,产业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加快发展与观念性体制性机制性障碍的矛盾较为突出,统筹城乡发展与城镇辐射带动作用弱的矛盾较为突出,与发达地区相比,甚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但张宝顺认为,山西发展的优势和后劲还是很大的。山西素有“地下聚宝盆”、“华夏文明的摇篮”之称,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有34种,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居全国第一,开发潜力巨大。山西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西煤东运的开发主体和重要通道,是承东启西的重要枢纽,是环渤海经济圈的近邻,加上厚实的工业基础,有条件承接国际国内的产业转移。国家着力构筑以煤为基础的能源供应体系,山西的能源基地建设有良好的市场条件。近几年山西的经济实力大为提高,经济结构开始优化,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干部群众科学发展的理念日益增强,全省上下呈现出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的可喜局面。天时、地利、人和俱备,山西在促进中部崛起中一定能实现新发展新跨越。

如何实现新发展新跨越?张宝顺说要走出四条新路子。一是要走出能源基地和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的新路子。办法是深化结构调整,加强自主创新,加快科技进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优势产业,在继续发挥煤炭、冶金、焦炭、电力等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下大力气培育煤化工、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旅游文化、农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现代服务业等新的支柱产业,提高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形成多元支柱产业体系。要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占全省80%以上的工矿型城镇的改造和转型,加快建设太原经济圈和大运城市带,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互动。二是要走出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途径是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经济形态,推进资源的有偿使用、有序开发、有效保护,加大降耗减排力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焦炉煤气、煤矸石、矿井水回收利用等为重点,在发展循环经济上迈出实质性步伐,以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和造林绿化工程为重点,在改善人居环境上迈出实质性步伐,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三是要走出欠发达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路子。举措是认真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社会保障、公共管理和教育引导四个层面的新情况新问题,抓好煤矿棚户区改造、采煤沉陷区治理、城乡困难群众救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扶贫开发、安全生产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工作,努力创建“平安三晋”,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特别是“以煤补农”的机制,扎实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要走出内陆省份对外开放的新路子。措施是着力解决思想观念保守、利用外资偏少、开放水平较低等突出问题,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基本前提,把深化改革作为必要保障,把优化环境作为关键举措,把区域经济合作作为有效途径,把开发区作为重要载体,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多地引进资金、项目、技术和人才,用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张宝顺认为,实现中部崛起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既要有分秒必争的劲头,又要有锲而不舍的毅力。山西是晋商故里、革命老区。山西崛起需要国家的支持和帮助,但最根本的是要靠全省人民团结一心,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我们要坚持求真务实,树立科学理念,端正发展导向,健全考核机制,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制度上为加快科学发展提供保证,坚决纠正违反科学发展观的做法。全省上下要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不断赋予晋商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保持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襟、开放的思维,大力弘扬只争朝夕、埋头苦干、勇于创新、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精神,倍加珍惜机遇,倍加发愤图强,倍加勤勉务实,形成共谋崛起、狠抓落实的氛围和合力。勤劳朴实智慧的三晋儿女,一定能在中部崛起中再创新的辉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