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群众成为享受文化成果的主体

2006-04-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肖一 我有话说

展望“十一五”

当生活富足之时,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和渴望愈来愈迫切。为此,党和政府为当前群众文化事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和财力投入,百姓自办文化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从而使得群众文化事业呈现出生机勃发的发展局面。

城市――让文化“铺满”社区

社区,作为城市组织结构的一个核心环节,逐渐成为城市基层文化的主阵地。当前,许多城市把发展社区文化作为开展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政府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各地社区文化亮点频出、异彩纷呈,群众参与之广,活动内容之丰,令人惊异。

上海市在发展社区文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据了解,上海目前已建成50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00个社区信息苑,以特色浓郁、贴近群众而受到居民好评。而徐汇区还积极利用辖区内的上海图书馆、上海大舞台、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中国画院等单位的文化设施,面向所在社区开放。上海市计划在2010年建成100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400个社区信息苑,目标基本覆盖全市乡镇街道,形成一个以社区文化为中心的文化辐射网络。

在全国的大多数城市,举办各类社区文化艺术节、社区居民摄影美术展、社区相声小品大赛,秧歌大赛等文体活动,加强图书馆、文化(艺术)馆、博物馆以及文化广场等文化场所和文化设施的建设和利用,以社区文化活动为载体,丰富居民生活,陶冶群众情操,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提升人民群众精神境界,正在成为政府积极组织、群众自觉参与的行动。

农村――用文化“点亮”民心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但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当前,农民文化需求日益迫切,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文化建设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由于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城市文化组织和文艺团体纷纷到农村去,为基层农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尤其“文化下乡”活动让最偏远的农民享受到国家一流院团的演出。

在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广播电视“村村通”和“西新工程”的实施,切实解决了边远和贫困地区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让农民读到书、读好书,也成为各级政府努力为之的一件大事,今年年初浙江省委宣传部就联合省新闻出版局、省出版联合集团等单位向全省农村赠送的200万册图书,内容涉及文明礼仪、科学技术、少儿读物、文化娱乐、实用工具等多个门类,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是农村读者看得懂、用得上的好书。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新闻出版总署及各级出版部门共送书7.12亿册,文化部等各级部门组织送戏690多万场,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等相关部委送电影3000多万场。

农民自办文化正逐渐成为时尚,并成为乡村文化的主体力量。眼下“文化大院”在地方农村兴起,参与“文化大院”活动已成一些农民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自编自演相声、小品、小戏等节目歌唱乡土生活,文艺创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极大的激发,在推动农村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