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

2006-04-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潘石 我有话说

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是祖国统一大业的基础工作。两岸分隔50多年,这期间正是科技大发展时期,两岸的科技名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不统一。这里叫导弹,那里叫飞弹;这里叫熊猫,那里叫猫熊;这里称航天飞机,那里称太空梭;这里叫信息,那里叫资讯;这里叫等离子体,那里叫电浆,相互间难以交流。两岸同文同种

,却“一国两词”、“一物多名”,这种状况影响着两岸科技、经贸、文教方面的交流。“一国两词”较之“一国两字”造成的后果更为严峻。“一国两字”无非是两岸有用简体字的,有用繁体字的,但读音是一样的,看不懂,还可以听懂。而“一国两词”、“一物多名”就使对方既看不明白,也听不懂了。台湾有位教授曾给时任中科院院长的周光召院士写过一封信,信中说1993年底两岸电子显微学专家在台北举办两岸电子显微学研讨会,会上两岸专家是以台湾国语、大陆普通话和英语交互进行的。这就说明两岸在汉语名词上存在着差异,不得不借助英语来判断对方的概念,这必然会影响交流的效果。海峡两岸社会各界对两岸名词不一致造成的语言障碍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感受。具有历史意义的“汪辜会谈”达成的4条协议中,有一条就是探讨大陆与台湾科技名词的统一,可见科技名词统一工作是何等之重要。

全国科技名词委始终把两岸科技名词的交流与统一工作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历史性任务。汪辜会谈之后,全国科技名词委克服了许多困难,积极、慎重、务实地开展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迄今,两岸共开展了航海、昆虫等20多个学科的名词对照统一工作,已出版了6个学科的名词对照本。

在两岸名词对照统一工作中,全国科技名词委一直本着“积极推进,增进了解;择优选用,统一为上;求同存异,逐步一致”以及“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和精神开展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宜采用“老词老办法、新词新办法”,即老词(约定俗成的词)以对照为主,逐步达到统一。而新词,两岸的专家可在新词刚开始定名时就一起研讨,共同定名,免得以后再行对照。比如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对101至109号元素进行重新命名之后,两岸化学专家及时交流意见,共同研商,达成一致意见,对这9个元素给予了一致的汉语定名。这是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的一个很好的范例。

全国科技名词委将继续努力地做好两岸名词统一这项文化工程,使两岸书同文、物同名,加之同胞间的骨肉亲情、历史渊源和文化认同,任是什么大的力量也无法将中华民族割裂开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