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国新闻名牌栏目不断涌现影响力增强

2006-04-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新华社记者 周婷玉 我有话说

 

展望“十一五”

您在一边与病魔搏斗一边坚持工作的过程中,有过犹豫和退缩的念头吗?

您谱写了一种“刚毅精神”,您已经成为时代先锋和英雄。

……

2006年4月21日,《时代先锋》栏目报道了援藏交通工程技术人员、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陈刚毅,身患癌症却坚持把大桥架起的先进事迹,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人们在惊讶之余唯有敬佩和赞叹。

近两年来,我国新闻媒体相继共同推出《经典中国》《时代先锋》《永远的丰碑》《劳动者之歌》等一系列的名牌栏目,形成了精品迭出、反响热烈的宣传报道局面,备受读者、听众、观众的欢迎。

从“经典”到“永远”:名牌栏目指明宣传报道的方向

《今日辉煌从这里开始》《“红船”起航的地方――今日嘉兴更娇艳》《上海:共产党开辟出“新天地”正成为全世界的焦点》……2004年6月27日,中央主要媒体和部分都市类媒体对中共一大会址及所在地上海建设成就的报道,拉开了“经典中国”主题宣传活动的帷幕,《经典中国》栏目也同时亮相于各大媒体的重要版面或黄金时段。

《经典中国》以中国共产党党史为主线,以历史上的经典事件、经典地点和经典人物及当今的发展变化为新闻源,通过大量生动、鲜活事例的报道极大地激励了读者的爱国热情。栏目还根据不同报道重点,推出“百年小平”“辉煌55年”“重点工程篇”等几大主题的报道。一位读者说:“经典中国,可歌可泣;中国经典,鼓舞士气。”

“回首过去,汲取力量;展望未来,更增信心。”就在人们因历史的巨变和发展的成就而喜悦时,一个更加充满时代气息的栏目――大型人物专栏《时代先锋》于2004年11月25日被各大媒体共同推出。其开篇人物就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原市委书记牛玉儒,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主要媒体共发稿140多篇(条),6家中央新闻网站刊发原创新闻稿700多条(幅)。一时“牛玉儒”这个名字及其感人事迹成为公众场合的热门话题。

随后对宋鱼水、张云泉、王顺友、杨业功、丁晓兵、吴仁宝等先进人物的报道,篇篇掷地有声,其中新华社的长篇通讯《爱因信仰而璀璨――记江苏省泰州市信访局长张云泉》被194家报纸采用,创下典型宣传稿采用率的最高记录。截至2006年4月26日,《时代先锋》栏目共报道92位人物,其中重大典型16位。这些优秀共产党员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受众,一位网友读了关于丁晓兵的报道后留言:“看到丁晓兵,我突然觉得我们的幸福是他们的血和泪换来的,一定要好好珍惜。”

感动人们的还不只这些,李大钊、蔡和森、董必武、方志敏、刘胡兰……虽然他们已经故去,但他们的精神却长存人们心中。2005年2月1日起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和全国各地主要新闻单位共同推出大型党史人物专栏《永远的丰碑》,每天宣传一位(组)党史上的优秀代表人物、革命先烈、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一个个鲜为人知的人物、鲜为人知的故事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激起人们对革命英烈的崇敬与缅怀之情。迄今,已刊播了500余位(组)历史人物的事迹。全国共有150余家新闻单位同步刊播报道了《永远的丰碑》。为确保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永远的丰碑》专题文献片的正常播出,中央电视台组织了专门的摄制组,全国各地120多家地方电视台帮助完成采访任务。

《永远的丰碑》引起国内外受众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来电来信不断,在北京、广东、上海等地还开展了《永远的丰碑》“进课堂、进家庭”活动。内蒙古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道尔基说:“我们要远学董必武、张思德等早期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近学牛玉儒、任长霞等时代先锋的务实、奉献精神,永远保持党的先锋模范作用。”

为配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各新闻单位还于2005年6月16日共同推出《永远的丰碑・抗日英雄谱》和《抗日英雄谱》专栏。据悉,为深入开展纪念建党8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活动,还将推出《永远的丰碑・红色记忆》专栏,讲述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的红色经典故事。

为讴歌在基层一线默默奉献的普通劳动者,宣传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群众观,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2006年4月15日起推出大型人物宣传专栏《劳动者之歌》,养护孤岛灯塔30年的灯塔工苏贵聪、巡道26年的铁路巡道工刘学臣、摒弃社会偏见坚持工作的女殡葬工李桂红等普通劳动者上了中央电视台的画面和人民日报版面。

从“传统”到“现代”:名牌栏目成为丰富宣传报道的榜样

改进创新,提高社会效果,成为近两年典型宣传的主要特点。

2005年4月6日中央新闻单位在《时代先锋》专栏推出江苏省泰州市信访局局长张云泉的先进事迹。人民日报以三篇通讯、三篇评论员文章以及《人民论坛》的一篇言论《张云泉的“三鞠躬”》;上海文汇报突破常规刊发两个整版的长篇报告文学《天生的信访局长》;中央电视台除《新闻联播》外,还在《焦点访谈》《新闻会客厅》《面对面》分别做了一期报道……媒体各展所长,对张云泉的事迹进行了丰富立体的报道。

与此同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综合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在线交流、网友寄语等多种形式推出各自精心制作的专题报道,如“云泉事迹”“画说云泉”“评说云泉”等等。人民网“强国论坛”远程访谈张云泉时,一小时内在线人数达到5万人;新华网共播发有关张云泉先进事迹文字稿件100多篇,读者人数累计超过100万人次……网络媒体的加盟,使得名牌栏目的报道随着网线的延伸而入家入户,遍布各地。与网络联动已成为各名牌栏目做大做强重要方式之一。

除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外,北京移动电视公司还参与对张云泉的报道。与各媒体同步,北京4000多辆公交车上的8000多台移动电视机在上下班高峰时期分4次滚动播出自己摄制的专题短片《心比白云洁爱如清泉涌》《一号接待员》和《家有喜事》,总计覆盖观众超过1000万人次。

张云泉事迹组合式、立体式的报道,是《时代先锋》综合运用各种报道方式的一个代表,也是我国名牌栏目丰富报道形式、增强报道影响力的一个缩影。《经典中国》《永远的丰碑》等栏目推出后,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均在显著位置开设大量栏目,链接各类专题网页或网站,形成内容丰富、主题突出的网上宣传合力和舆论强势。这些名牌栏目已成为发挥传统报道形式、挖掘新兴报道方式的榜样。

从“记者”到“受众”:名牌栏目立起时代精神的标杆

《永远的丰碑》中的革命先烈彪炳史册,《时代先锋》报道的人物光耀当代……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打动了亿万群众,编写、采访这些人物的记者也从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一年多来,新华社负责《永远的丰碑》栏目编辑工作的记者不但为每篇稿件提炼出精彩的标题,而且查阅大量资料核准史实。电视记者为完成拍摄任务,从不计得失、不辞辛苦。有一次黑龙江电视台记者为实地拍摄抗战十二烈士墓碑,驱车700多公里,历尽艰辛。

2005年6月2日《时代先锋》专栏中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的报道感动人们,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采访报道王顺友事迹的记者同样令人感动:

为获得一手材料,记者们跟随着王顺友在马班邮路上跋涉了三天,实实在在地走了一趟马班邮路。新华社高级记者张严平年届50岁,是此次采访团中年龄最大、行路最多的女记者。由于第一次骑马,她在上马时拉伤了拇指;下山时,被突受惊吓的马踢伤左腿;连续几天吃不到蔬菜,严重便秘,几近虚脱,但她强忍病痛,认真做好每一次采访。有的摄影记者肩颈部被相机背带勒出了两道深深的血痕;有的记者被路上尖利的碎石扎破了手掌,被迎面飞来的树枝划伤了脸;有的经过百米深的悬崖边突然马失前蹄,面临生死的考验……

2006年4月3日起,中央新闻单位陈刚毅事迹采访团的记者们历时10天,行程8000多公里,辗转武汉、云南、西藏,深入采访陈刚毅在身患癌症的情况下,带着七次化疗的身体痛苦多次进藏的感人事迹。记者在滇藏线的高山险路上奔波,克服缺氧、失眠、流鼻血等高原反应,体验陈刚毅的艰难里程。

采访这些先进典型的记者们说,在学习先进中采访先进,这些采访活动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生动课堂,是深入扎实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生动实践。

记者们的付出在稿件中有了体现,在受众的回应中实现了价值。《永远的丰碑》的稿件、节目大量被转载,北京科技大学的同学们自发地在学校校园里专门开辟了《永远的丰碑》专栏,把报纸、电视播发的文章和系列片全部收录进网站。有同学激动地写道:“《永远的丰碑》中许多人物生命都很短暂,但他们却在自己有限的时间里,做出了让世人敬佩的壮举。对于我们这些大学生来说,虽然不需要在战场上拼杀,但是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精神,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

“他是个普通的人,他做着平凡的事,他有个质朴的心,他是个伟大的人!”“我们常常抱怨由于缺少资源而失去前进的动力,看完王顺友的事迹,除了感动更多的是惭愧,其实我们什么都不缺,唯一没有找到的就是对服务的忠诚”……成千上万的读者、听众、观众发表感言,表达对王顺友的由衷崇敬。

以英模精神采访,在阅读中学习英模精神。革命先烈、时代典型的精神感动着记者和受众,感动亿万人民群众。“名牌栏目报道了人们学习的榜样,为世人树起了时代精神的标杆。”一位退休老人感慨地说道。(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