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

2006-04-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评论员 我有话说

在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保护知识产权行动纲要(2006―2007年)》正式发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是我国政府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我国向世界知识产权日献上的一份厚礼。

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上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国家相继制定并颁布了《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各地各行业也纷纷出台了各具特色的保护知识产权条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来,国家又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开展了以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打击盗版光盘等为主题的专项行动,成立了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建立健全了相关组织。正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所说,中国政府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做了大量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充分看到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可喜进展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拥有13亿人口、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不平稳,现代意义上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也才20多年,还很不完善,社会保护知识产权意识等各方面工作也还有待加强。

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全国科技大会等都十分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美国西雅图午餐会上讲话时说:“中国高度重视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是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所在,也是中国扩大开放、改善投资环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中国保护知识产权、打击盗版侵权行为的立场是坚定的。中国将继续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各种行为,依法保护各国知识产权权利人在华合法权益。”

温家宝总理日前在参观中国保护知识产权成果展览时也明确指出:“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知识、鼓励创新、保护生产力。”他还说:“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就是品牌、质量、技术的竞争。保护知识产权,一定要做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相互衔接。”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抉择。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我们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树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需要我们加强自主创新,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创造发明施展身手,为专利技术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要实现国民经济的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劳动者素质,认真贯彻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通过保护知识产权,让创新的成果受到严格、有效的保护,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新风。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我国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保护知识产权已经成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成为当今世界的潮流。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把知识产权保护作为重大战略加以实施。我国知识产权工作迅速发展,近年来,商标、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连续四年居世界第一。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就可以切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进而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也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是我们应尽的国际义务。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这一方面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难度。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只有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才能让世界先进技术、先进产品顺利进入我国市场,让我国产品、技术顺利进入世界市场,也才能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应该看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我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更需要世界的理解与支持,需要加强对话,甚至提出善意的批评。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中国将采取四项重要措施,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保护知识产权体系。第一、加强执法,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第二、加强行政监管,经常地开展专项保护知识产权的行动;第三、加强国际合作,同世界各国密切配合共同打击侵权行为;第四、加强全民教育,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

可以相信,只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按照“履行承诺、适应国情、完善制度、积极保护”的方针,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夯实基础工作,加强综合协调,抓住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落实责任,加大行政和司法保护力度,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为鼓励自主创新、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提供有力保障,保护知识产权就一定能够深入人心,就能够在中国形成一个法制完备、严肃执法、监管有力的保护知识产权体系,为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美丽的智慧之花盛开在辽阔的国土上,让中国的知识创造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