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基于人力资本的大学教师薪酬分配理论

2006-04-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碧虹 我有话说

1999年―2000年前后,我国众多大学都进行了校内岗位津贴(或称岗位工资)制度改革,建立起以岗位津贴制为核心的收入分配制。目前,我国的大学教师任用制度正在改革之中,教师聘任制对大学的分配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大学教师的薪酬分配实际上是在仿效企业界,这主要缘于未能形成适宜于大学自身的分配理论。

我国大学教师薪酬分配制度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是讨论分配理论的起点。大学教师的薪酬分配制度,既以追求效率为目标,又以保障学术为目标。效率是分配制度本身所包含的价值,这基于大学要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也要对市场经济的冲击作出回应。与企业不同的是,大学的分配制度还有对于教师学术活动的保障,可称为分配制度的学术追求。大学是做学问的场所,教师不直接创造经济价值,不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本质上,教师以“学术为业”。作为知识工作者的大学教师,如果精神被束缚在对当前物质的直接需求上,必然会失去学术自主性。基于此,大学薪酬分配有一种学术追求――将教师当作主人,分配提供的物质条件以服务的本质出现。

我国大学一直是以按劳分配理论(实际上是按照生产性领域的劳动分配)作为理论基础。按劳分配在理论上支持效率至上的分配观,不能解决学术与效率的冲突问题,这对大学教师的薪酬分配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按劳分配支持效率至上的分配观,主要缘于它的两种观念。首先,按劳分配从产出的角度来研究分配问题。按劳分配实现的前提是,劳动量可以准确、简单计量。但从大学教师学术产出的潜在性特征来看,按劳分配恰恰无法应对学术产出的非显性。其次,按劳分配中的“劳动”是一个均量概念。经典理论作均量劳动假定是为了避免太多不同劳动之间的换算。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劳动实际上是针对工人的生产性劳动。但按劳分配中均量的劳动概念,会使分配易于忽视劳动的质,而集中于考虑劳动的量。

中国大学薪酬分配现实中效率至上的分配观,未能协调学术与效率的冲突,这成为中国大学薪酬分配所面临的难题。效率至上对学术与效率的对立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短期内,偏重效率,影响学术沉淀,这种状态容易造成学术与效率都停留在低水平。

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按要素分配被认为更适合市场经济而成为热门话题。教师聘任制是一种市场化的改革趋势,按要素分配是否对于大学教师的分配有较大指导意义呢?其实,按要素分配理论并未突破劳动同质性,仅将劳动归于物质生产劳动,劳动力被视为具有同质生产能力的均质概念。进一步地,就劳动收入而言,按要素分配是按劳动力价格分配,忽视了劳动产出所反映出的绩效。国外的一些大学在当前的工资制度改革中,已逐渐注意到绩效的重要性,针对以往大学教师的单一工资制度进行了纳入绩效因素的改革。

鉴于单一按劳分配和单一按要素分配的局限性,如果依据大学的特点,在分配中整合二者各自优势,就能使分配理论更加完善。当前,我国理论界正探索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结合之路:劳动者在凭借劳动参与分配之外,还以资本等要素参与分配,但这并不适于教师。为寻求大学收入分配理论创新的途径,本文提出基于大学教师人力资本的分配,即,对一个教师而言,按照由表达教师人力资本的要素组合而成一种复合因素,给予一种捆绑式的分配。

基于人力资本的薪酬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以个人知识、技能为基础,二是一种期望式的薪酬。薪酬不是根据劳动产出即现有绩效,而是依据个人创造业绩的潜在能力,即人力资本存量。管理者根据对对方的总体把握和判断,认为或者期望对方会作出什么样的贡献所给予的薪酬。这种薪酬体系将人力资本视作有别于一般劳动力的“资本”的思想,人力资本首先就是由教育、培训等投资而形成的,它还随着继续的人力资本投资而不断增值。基于人力资本的薪酬分配理论,以期望式的收入来对待教师,针对以往的分配思路进行了一种逆向的思考,不是一定要看产出多少才分配,而是提供一种物质服务,支持教师出成果。这可以避免教师的工作业绩与收入简单、直接对应,并陷入考核、计量的困境。

基于人力资本的薪酬分配理论的优越性表现在,一是回应了前述的大学分配制度面临的现实问题:学术与效率的冲突;二是理论本身超越了原有理论。

人力资本对学术与效率的沟通是薪酬理论创新的出发点。人力资本所归属的主体,存在于特定的社会人文环境中,人力资本的形成是社会文化传统、各种制度的文化经过长期积累凝结于人身上的过程。人力资本的提出将人本观纳入了经济分析,使经济学的视线从物质走向人。其人文意蕴正是与薪酬分配的学术追求(即对学术活动的保障作用)相对应的。大学教师人力资本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价值发挥,就是在其对真知的探索中不断积累的,他们的学术活动使文化不断积淀在他们身上,并辐射影响周围的人和环境。

人力资本的分配理论弥补了按劳分配理论的不足。大学教师的收入应考虑先期的大量投入和后期的不断追加,人力资本为劳动力价值加入了成本观念。从管理者的角度看,支付给教师的收入不仅是一种支出,更重要的是一种投入。人力资本具有异质性的特点,大学教师劳动的质,主要取决于其拥有的人力资本以及人力资本价值的发挥。教师的劳动在质上的差别要明显大于在量上的差别。我们能够比较容易地观察到的学术活动的量,但却往往难以仅仅根据量来评价教师的真实劳动付出。以教师人力资本作为分配的主要依据,则可以避免对劳动的不同质的忽视。

人力资本是连接劳动与要素的纽带。教师人力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却又不是一般的要素。教师象股东一样向大学投入人力资本,但与股东投入资本不同,大学教师所投入的人力资本是变动的。撇开其随着个人意愿的变动不论,它随着教师的劳动过程而变动。人力资本不仅不象物质资本那样被消耗、磨损,反而不断增值。当然一般人力资本也有这个特征,但这在教师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因为教师教育工作过程中独具教学相长的特点,在研究工作中,进行学习和探索,必然使其人力资本不断得到积累。在学术上贡献越多,他的人力资本就累积越多,这是一个无止境的累积过程。教师劳动还具有创造性,其劳动过程依照劳动时间是不能反映出来的,但由人力资本累积最能够准确反映。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尝试为大学教师薪酬分配进行理论建构。理论建构是建立在某种价值取向基础上的,既然大学分配制度的困境是学术和效率的冲突,那么理论的价值取向就在于学术与效率的协调――就中国大学的实际而言,是以学术为核心,兼顾效率。

基于人力资本的薪酬分配方案主要包含两个内容。一是以表达教师人力资本的基本要素为分配依据。在完全聘任制的前提下,由学历、年龄、既往业绩等因素决定的教师的职称,是收入存量的决定因素,可以反映人力资本各种形式,可作为一个外生变量。绩效是收入增量的控制因素,表达人力资本的现实的和凝固的形式,反映的是分配制度的效率问题。二是延期与逐步增长的薪酬分配方式。大学教师的劳动在他们一生积累的基础上展开,用长期性的激励来代替短期性的激励是十分必要的。大学作为非赢利组织,几乎不存在将教师的经济收益和学校的效益捆绑在一起的问题,倒是另一个因素“声誉”,才是将教师与学校利益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关键。现在,有大学引入“期权”制以改革教师的薪酬分配,其实,可以将教师业绩所获薪酬制度化为一种期权计划进行长期支付,将其纳入教师工资收入固定下来,则教师可以根据业绩累积获得一个收入预期。由此形成的薪酬分配模型,是以职称(人力资本存量)为基数,随教师工作业绩(人力资本增量)而按百分比增长。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