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十一五”时期我国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战略思考

2006-04-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刘建民 我有话说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外资规模不断扩大,这对我国的资本积累、劳动力就业、技术提升均发挥了重大作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据国家信息中心的估计,FDI每增加10个百分点,我国GDP可加快增加0.5个百分点。“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继续有效发挥外资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

作用是我国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今后几年引资政策的重点在于提高利用外资质量,这意味着我国的引资目标、引资行为以及引资方式将发生战略性调整,过去那种引资方式单一、只重数量的盲目引资行为,逐渐向引资方式多样化、注重质量的理性引资行为转变。“十一五”时期,如何针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任务来实现有的放矢地“选资”将是引资政策与引资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不仅关系到引资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笔者认为,我国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正确引导外资流向是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当务之急

在“十一五”时期,中国年均利用外资金额将有可能超过1千亿美元,引资的质量如何关键在于正确的政策引导。首先,因势利导外资的地区流向。目前,虽然中国吸引外商投资量世界第一,但用人口、GDP等指标修正后,我国吸引外商投资的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并不高,并且目前大部分的外商投资倾向于东部地区。据商务部统计,东部地区占全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86.25%,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只占9.16%和4.59%。长期以来,东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瓶颈,若通过引导外国资本投资于中西部地区,扩大其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比重,将有利于缓解这一局面,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实现全国各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其次,注重引导外资的产业流向。从外资在一、二、三产业的分布情况来看,我国第二产业的外商投资企业数占外资企业总数的75%,而第一、三产业的比例分别只有2.84%和22.16%;在合同利用外资金额上,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1.94%、68.27%、29.79%。由此可见,外资流向第一、三产业的比重偏低,难以服务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外资的产业分布结构的合理化要求我们修订调整产业指导目录,提高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门类在产业政策优惠中的比重。第三,加强引导外资的环节流向。技术进步和创新在经济增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潜在生产力,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增长。我国在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等方面都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因此应加大引导外资从事高新技术开发环节投资的力度,以科技创新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使我国更好地与世界经济的产业链相衔接,加快技术扩散效应的发挥;第四,引导境外战略投资者投资流向。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进,既可以通过外资质量的提升带动规模增长,同时,又全方位提高我国企业的公司智力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实现资金利用的长期性和经济效益的稳固性。

加强引资政策法规建设是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关键之举

加入WTO以来,我国不断充实、调整并完善了外商投资的各项法律、法规及规章,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符合世贸组织规则要求,适合中国国情的外商投资政策法律体系,但在法律法规的透明度、政策的可预见度、措施的规范性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不仅影响到引资力度的效应,而且影响到利用外资质量的提高。总的来看,引资政策法规的立法层次偏低,系统性不强,政策重心不突出甚至文件过多过滥。我国涉及外资优惠的政策很多,但缺乏统一和协调,导致在付出很大政策代价的同时实际效果却不明显。上述问题的存在,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各项政策缺乏一个统一的指导框架,引资的产业、地区以及税收等政策没有一个明确协调方案,政策效果受到互相牵制;另一方面是由于相关的政策法规没有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得到及时调整,政策的僵化现象十分突出。因此,如何依据中国国情,加快政策法规体系的建设,争取以最小成本换取最大收益,是确保有效吸引外商投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关键之举。我国今后应当加强对引资政策法规的清理工作,明确政策实施的重心,规范政策法规的制定程序,加强政策法规间的协调,建立政策法规的动态调整机制,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构筑一个效果明显、公平合理、透明稳定的引资政策法规环境。

加强外资管理是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基本保证

由于一直以来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资金缺口问题,为了达到快速争取大量资金的目的,在我国的引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重引进、轻管理”的局面,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利用外资的质量。纵观我国多年吸收外资的实践可以发现,我们在外资管理上仍存在许多漏洞。例如,引进外资缺少全国统一的规划,管理分散,政出多门,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审批权限下放后,缺少行业指导,信息不灵,存在一些不必要的重复建设的情况;一部分企业外汇收支不能平衡,产品不能返销;以市场换技术、以产顶进的具体实施办法无法完全落实;供应、销售、价格、劳动工资等现行体制还不适应引资形势的需要。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对外商投资还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在管理思路上仍偏重于审批管理而忽视用市场手段进行引导。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吸引外资,但重“量”不重“质”,在对外商投资的管理上延续了以前的管理思路,使各部门将引资作为体现政绩的重要指标,从而导致服务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甚至在后期管理中时常出现“踢皮球”的现象。因此,必须改进各部门在外资管理方面的工作方式、工作作风,明确管理分工与职责,提高管理效率,以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确保外商投资的作用发挥。

继续优化投资环境是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必要途径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首先必须对国际上的优质资本产生足够的吸引力,从降低外资的风险成本方面对投资区位选择产生影响。过去,我国吸引外商投资以超常规速度发展,与我国给予外资的利益让渡密不可分,但直接导致了高昂的引资成本,这一局面的转变需要从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入手,从而达到互利共赢的目标。我国目前广阔的需求市场、经济持续增长的态势、逐渐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为吸引外商投资造就了必要的投资环境。但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完善投资环境方面还有许多工作有待加强:一是要进一步降低跨国公司运营与政府管理之间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与管理水平;二是要继续维护好国家安定、政局稳定的和谐局面,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和政府信誉,确保企业运营环境的稳定性;三是要继续加大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进一步改善外商来华投资的硬环境,在进一步改善东部地区投资硬环境的同时,要加大投资力度,重点做好中西部地区投资硬环境的改善工作;四是要加快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加速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融合,提高生产要素质量,合理构建生产要素价格体系;五是要重视与生产相配套的生活设施和文化教育设施建设,为外商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解决其来华投资的后顾之忧。(作者单位:湖南大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