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电子公文运行十年显效益

2006-05-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高赛 我有话说

中办、国办近日印发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要积极推行电子政务。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已经走过了10年,它的广泛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各级政府和公共机构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今,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开始迈入信息开放时代,电子政务应用将迈向更高层次。

农行首个吃“螃蟹”

我国电子公文系统最早由电子公文技术创始人王东临于1996年研发成功。同年,中国农业银行率先投入使用由王东临组织研发的书生电子公文系统,迈出了我国电子公文代替传统纸质公文的第一步,也同时拉开了我国公文10年之变的序幕。

10年后的今天,农行已经在全国3000多个分支机构成功地应用了电子公文系统。农行总行的李晓明处长在谈到电子公文系统的应用情况时说:“我们做了各个方面、多样化的测试,10年中,没有出现过文件丢失、被盗、错发、漏发、失密等安全问题,电子公文非常可靠。此外,电子公文将原来长达一个月的公文传递周期缩短到几分钟,领导批复时间十分明确具体,大家感到已经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电子公文应用给农行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据不完全统计:仅农行系统通过电子公文系统发送文件,每年就可节约邮费1110万元,节约电传费用136万元。更重要的是,电子公文带来的决策和执行效率为农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了时间,扩大了市场占有率。

成功应用引发星火燎原

农行成功应用电子公文并取得成效后,我国的各大银行及金融机构纷纷仿效,于是,电子公文在全国迅速铺开。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应用领域一个特殊的焦点。

时至今日,我国的电子公文系统已经成为最为广泛的电子政务应用之一,其应用范围涵盖了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等领域,用户遍及全国各省市、大约90%的县。电子公文成为我国政府和大型机构的高速“神经网络”,为我国快速颁布新政策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据王东临介绍,从1996年至今,书生电子公文的用户每年以150%的速度增长。从2000年至2005年,书生电子公文服务客户1.8万个以上,累计发文数量超过1500万份,每个工作日通过书生系统发送的公文数量平均超过1.8万份,平均每个工作日节约的邮费超过30万元人民币。

电子公文不仅是文档

尽管电子公文的应用成效如此显著,但对于公众而言,很多人并不了解它的应用对自身的影响。

一些人认为,公文只是一份文档,但实际上它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图案,公文本身具有一系列严格的版式、安全保密和权限控制规定。这些规定使电子公文不是普通的电子文档。据技术专家介绍,电子公文的技术应用最关键的部分是版式技术和安全控制技术:“公文具有非常严格的版式要求,它在任何一台电脑上打开都必须一致,包括格式、字体、字号、页码等等,这是目前一般的文档做不到的。另外,公文需要盖章、批示等,加盖的印章必须保证绝对安全。”

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全国检察机关信息通道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也采用了书生电子公文系统,使其在公文、案件的安全传输、规范及时方面有了质的飞跃,电子公文的红头红章的实现也保证了法律效力,而且系统基本不改变现有工作流程。

电子公文走向开放时代

随着公文电子化传输问题的解决,一些用户也开始提出了对电子公文应用的更高要求:信息脱密后的开放性应用。这意味着电子公文应用面临着第二个新的台阶。2005年底,全球第一个针对文档信息处理的UOML操作标准被推出,它为实现不同文档的互操作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样也为电子公文的开放打开了一扇窗口。随着UOML操作标准被引入电子公文应用,电子公文在脱密后将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批注和被不同的人员及各种不同的文档软件打开阅览。

在电子公文应用的整个流程中,需要经过不同领导的审查、审批。而在我国政府机构的办公系统中,常用的办公软件有Microsoft、WPS等许多种,这就可能出现在这位领导审批过后发给另一位领导却由于没有安装该格式软件而无法进行批复、盖章等情况。而现在所有办公软件只要支持UOML操作标准就能实现不同软件之间的互操作,电子公文可以在系统中无障碍流转、编辑、审批等等。

由此可见,通过对UOML的支持,电子公文系统将逐步走向开放。这也将使我国电子公文应用走向一个新的开放时代。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