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印象•刘三姐》广西文化产业“新坐标”

2006-05-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昆 通讯员 徐应宁 诸葛保满 我有话说

入夜的漓江,渔翁唱晚,烟雾升腾,突来玉树琼阁,乍现蓬莱仙境。壮、苗、侗、彝、瑶、仫佬等民族的艳丽服饰随灯光变幻着,竹排在彩色的江雾中漂荡,构成一幅幅梦幻烟雨漓江图。

这是广西阳朔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的绚丽场面。从2004年3月20日正式演出两年多来,让海内外游客如痴似醉,荣获2005年“第三

届中国十大演出盛事奖”,成为“全国文化产业基地”。自治区领导认为,《印象・刘三姐》已成为广西文化产业的“新坐标”。

市场运作催生的精品文化产品

搞文化建设,需要资金的大量投入,资金从哪里来?阳朔县在规范旅游建设时,尝试通过市场运作,使文化在旅游中找到钱,得到发展。《印象・刘三姐》正是市场运作催生的精品文化产品。

坐落在漓江与田家河交汇处的“刘三姐歌圩”,以及在此进行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由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投资,计划投资1.22亿元。2001年工程正式启动。项目建设充分体现出“强强联合”的巨大优势――闻名世界的阳朔山水作舞台、家喻户晓的“刘三姐”作品牌、知名度很高的张艺谋作导演……这些元素注定了它将集唯一性、艺术性、震撼性、民族性、视觉性于一身,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精品。

在“刘三姐歌圩”建设过程中,投资方与张艺谋导演既强调艺术的表现,也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歌圩被绿色覆盖,绿化率达到了90%以上。采用竹排搭建的水上舞台,隐蔽式设计的灯光、音响系统,依地势而建的梯田造型观众席,凸现了当地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与演出相得益彰,反过来促进阳朔民俗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经过中外67位著名艺术家历时5年多的艰苦创作,《印象・刘三姐》于2003年10月1日正式开演。这是全世界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方圆两公里的漓江水域,十二座背景山峰,广袤无际的天穹,构成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山水剧场。演出以“印象・刘三姐”为总题,以漓江渔民的生活为素材,以漓江山水实景为舞台和背景,以当地群众为演员,大写意地将刘三姐的经典山歌、民族风情、漓江渔火等元素创新组合,不着痕迹地融入山水,还原于自然,成功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创造出天人合一的境界,被称为“与上帝合作之杰作”。一问世就引起全球轰动,每年演出250场以上,每场演出时间约60分钟,参与演员达600多人。

文化与旅游结合的“神来之笔”

文化在旅游中找到钱,旅游也在文化中找到路。

阳朔是中国旅游名县,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的美誉;建县1400多年,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居住着汉族、壮族、瑶族、回族等10多个民族,形成了阳朔特有的民俗文化。而《印象・刘三姐》正是阳朔山水文化和历史民俗的文化的结晶,是继西街之后的阳朔又一旅游文化品牌,。

《印象・刘三姐》的出现,改变了大桂林的旅游格局。过去,一般游客游完漓江上岸,往往只在阳朔西街作短暂停留后即返回桂林市。如今,惬意的游客观赏完《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多会选择在这里住下,融入到西街这条中西合璧的“地球村”去。阳朔旅游因此出现了空前的火爆。去年,该县接待游客达35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5.5亿元,创历史新高。今年一季度,阳朔县接待游客63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亿元,再次刷新了历年来第一季度旅游接待记录。

《印象・刘三姐》的实景演出同时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近两年,在阳朔,居家商店,家庭式旅馆不断扩张,这些新模式与好风光相伴,既方便了旅客,又为当地居民增加了收入。高田镇历村率先推出民居旅游后,几乎家家搞旅舍,人人做导游,全村106户427人就有230人从事导游业,仅此一项年纯收入人均可达5000元以上。

“挽裤脚演员”得到真正实惠

白天下地干活,下河捕鱼,晚上参与《印象・刘三姐》演出,这是眼下阳朔镇木山村村民的生活写照。

木山村临近演出场地,全村66名村民参加了演出,占了全村总人数的10%,占全村年轻人的60%。经过培训,他们已逐步进入角色,正式当上了《印象・刘三姐》“挽裤脚演员”,开始吃上了“演员饭”,整个村真正成了“渔民演员村”。

村民演员在《印象・刘三姐》中演出的场景是“漓江渔火”:近百条打鱼的小船在强光的照射下,从漓江上游鱼贯而下。由于演出内容反映渔民真实生活,演出时间又是晚上,不影响白天忙农活,既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又做到了“生产、工作两不误”。

通过给《印象・刘三姐》当演员,木山村全村每年增加几十万元收入。更重要的是,农民朋友通过这个文化交流的舞台,开始大踏步地走向世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