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绘就发展蓝图 书写璀璨华章

2006-05-19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简介

西安工程大学(原西安工程科技学院)位于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都西安,前身为1912年成立的北京高等工业学校机织科。后历经国立北平工业大学机织科、京师大学机织科、北平大学纺织系、西北工学院纺织系、西安交通大学纺织系、西北纺织工学院、西安工程科技学院等发展阶段,原隶属纺织工业部,是国内三大纺织院校之一。1998年划转为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共管院校。西安工程大学经过九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所以理工为主,纺织服装艺术为特色,理、工、经、管、文、法、教多学科、多层次的高等院校。学校现有15个二级学院和2个教学部,42个本科专业,3个国家管理专业,3个省级名牌专业,7个省级重点学科。学校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是教育部批准的计划单列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单位,现有25个硕士点和5个工程硕士点。校园占地1621亩,在校生17000余名,学校建有各类实验室52个、测试中心14个,拥有“陕西省功能性服装面料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服装装具研发中心”、“院士基地”等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机构。

学校十分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校内绿树成荫,教学环境优雅。多年来,学校积极开展以创建“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为目标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荣获省级“文明校园”和“绿色大学”称号。临潼新校区按照“现代意识、特色意识、人文意识、环保意识”的和谐校园理念来建设,规范化的管理、人性化的设计为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西安工程大学名誉校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姚穆教授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人才市场化的今天,高校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关键在人才队伍的建设。西安工程大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采用“稳定、培养、引进、借用”等多种形式,促进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使师资队伍在学历、职称、学缘、年龄等结构方面日趋合理。在分配机制方面学校向拔尖人才、一线骨干、贡献突出者倾斜,使大批优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提升了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和办学实力,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学校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17人,有突出贡献专家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2人,具有高级职称者4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500余人。

著名纺织材料专家、纺织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教授,是学校教师群体的优秀代表。他执教54年来,始终坚持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博士、硕士及科技骨干和教学骨干。姚穆院士在纺织基础理论、新型纺织材料和纺织检测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开拓了我国人体着装舒适性研究的新领域。他主持研发的“多异多重复合化纤长丝织物理论研究及其应用”项目获得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军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九五”全军后勤重大科技成果奖。近年来,姚穆院士出版专著和教材21部,主编的《纺织材料学》建立起现代纺织材料理论新体系,被全国多所纺织高校采用,先后获部级优秀教材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他率领的科研团队与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合作研发的军港纶、军港呢系列产品,先后装备了驻港、驻澳部队和建国50周年阅兵部队,现已装备全军,产值超过60亿元,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姚穆院士先后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科技精英、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优秀博士生导师、陕西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在姚穆院士的带领下,学校涌现出了一大批年富力强、勇于创新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他们在教学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西安工程大学始终把培养人才作为根本任务,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生命线工程建设,近年来,学校不断补充、修改和完善了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了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与信息反馈体系,充分发挥了专家、教授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坚持领导听课和巡视制度,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加大教学投入和教改力度,坚持教改立项,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等各项具体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十五”期间,学校完成省部级教学改革课题17项,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9项;出版专著、教材149部;创建省级精品课程3门,优秀课程25门;先后通过了全国工科院校基础课实验室评估、国家硕士点基本条件合格评估、本科教学合格评价等,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肯定和好评。

学校十分重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办学,已与日本、英国、德国、美国、澳大利亚、香港、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学校结成友好学校,广泛开展了教育、科研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学校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纺织服装营销硕士研究生,与美国恩波利亚州立大学“1+2+1”合作培养本科生,与澳大利亚北墨尔本高等技术学院联合办学等,在联合培养学生方面开创了新局面。代表原纺织工业部连续举办了三届“中国国际毛纺织会议”,成为国际毛纺织界最有影响的学术会议之一。开放办学,使学校的知名度和办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多异多重复合化纤长丝织物”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西安工程大学形成了“厚基础、宽口径、深专业、强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材施教,使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协调发展。加强专业课课程建设,积极开展名牌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实现了从单科性结构向多学科结构的转变。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和轻化工程三个专业被授予省级“名牌专业”,“服装材料”、“纺织材料”和“染整工艺原理”三门课程被授予省级“精品课程”。学校制定的“名师、名生、名学科”战略,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每年开展的科技、文化、艺术等多项系列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展示才能、拓展素质的良好平台。“十五”期间,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国家级奖12项、省部级奖57项。98级学生张岩被评为“全国三好学生”,机电学院99(3)班获得“全国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培养措施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朝着胸怀宽广、知行统一、脚踏实地、德才兼备的方向发展。

 

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取得好成绩

学校不断完善学生的激励机制,严格各项奖学金的评审工作,加大对优秀学生的奖励面和奖励力度;做好贫困学生补助、贫困学生奖学金的评审发放工作,建立了一整套包括奖、贷、勤、补、减、免等帮困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了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在就业工作中,学校开展了全程就业指导,将就业工作重心下移,注重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能够积极应对就业市场的挑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学校坚持导师准入制和“三查一评(查开题、查课题、查论文和评优)”制度,建立了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有效地保证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硕士生中有35%以上考取了博士生。2002年,学校被陕西省授予“培养研究生先进单位”称号。

科建设舞起龙头产学研促经济发展

西安工程大学始终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努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制定了“突出优势学科、强化主体学科、发展新兴学科、夯实基础学科”的方针,坚持把纺织服装和艺术设计作为特色和优势学科给予重点支持,对机械、化工、环工等主体学科加强用现代技术进行改造,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加速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等学科的发展,形成了优势学科、主体学科、新型学科相互支撑和协调发展的局面,同时,将外语、数学、物理等专业作为基础学科进行长期建设。学校还建立了学科建设立项制度和责任制,开展了学科评估,评出了校级重点学科和优良学科等,通过一系列措施,学校的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决赛

学校先后出台了《学科建设立项建设管理暂行办法》、《重点学科建设暂行管理办法》、《关于加快科研发展的若干意见》等20余种指导性文件,特聘了8名院士和一大批学术造诣高的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名誉教授,指导学校学科建设。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等重点学科及其带头人在新型功能纺织材料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智能纺织材料与纺织品、微悬浮体染整技术、新型纺机数控技术、服装数字化功能设计等领域已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合理的学术梯队。

“十五”期间,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技术创新项目、“十五”攻关项目、国防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及省部级项目等180余项;获得国家级奖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军队和省部级奖60余项,高校人文社科奖3项;取得发明专利7项。

学校加大投入,重点建立了陕西省功能性服装面料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纺织印染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部队科研院(所)、地方企业建立了合作研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地11个。特别是用国家财政专项基金建立的纺织材料院士基地,为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西安工程大学在不断加大科研基地建设投入力度的同时,努力改善科研条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建立了以本校特色为中心的多层次多学科的研究平台。同时,依托陕西纺织服装工业和西部纺织资源,以材料结构理论与新材料研发为主,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及其它国际合作研究课题,发挥了技术孵化作用。在服装功能及人体着装舒适性研究方面,与解放军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共同构建了纺织材料学科功能材料的新方向。2003年,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学校参与了解放军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新型医用防护服的研发,研制出新型医用防护服,提供给北京小汤山医院等一线医护人员使用,实现了“科技抗非典”的新突破。

西部大开发为西安工程大学的产学研提供了舞台,与区域经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为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动力。西部是我国重要的天然纺织原料生产和加工基地,纺织业在西部省区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较大比重,学校本着地处西部、服务西部的原则,发挥科研优势,多方面、多层次与西部多家企业合作,进行了全方位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先后在纺织机械、纺织纤维、纺织印染、纺织服装、毛纺织技术等相关领域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相关研究成果已申请了国家专利,极大地推动了西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学校科研工作的开展,为区域经济和纺织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求真务实抓党建开拓创新促文明

西安工程大学多年来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新机制,推行了校务公开制度,颁布了二级学院工作条例,实现了管理中心下移,逐步形成了“学校宏观管理、二级学院行政管理、系(所)学术管理”的三级管理运行机制。学校在改革发展中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积极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不断加强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切实发挥了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十五”期间,学校在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积极试行了“校党代会代表常任制”,健全了校、院两级教代会制度,加强了党内民主建设和民主监督。学校实行了内部管理体制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干部竞聘上岗,教师岗位聘任,职工定岗定编,科学规范、强而有力的管理推动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西安工程大学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不断加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多年来,坚持以人格塑造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第二课堂为载体,努力营造大学生成才的良好氛围。学校每年都在全校学生中评选“优秀学生标兵”、“十佳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等先进典型,并予以表彰奖励,充分发挥了优秀学生干部的骨干示范作用;共青团组织深入学生生活,在帮困、先进促后进、科技创新、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大学生社团等活动中牢牢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充分发挥了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科协的指导和管理作用。各二级学院在学风建设中也发挥了主导作用,积极组织和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活动,如纺织学院的“英语广场”、环化学院以环保为主题的“绿风行动”、理学院以学生党员为主体的“七个一”活动、机电学院的“优良学风班”创建活动、电信学院以提高综合素质为宗旨的科技活动、管理学院的“英语话剧表演邀请赛”、人文学院的“西风文学社”、“法律宣传协会”等等。多年来,西安工程大学社会实践活动始终坚持“点、线、面”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在校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数达95%以上,连续五年荣获“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学校十分重视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在省级和全国性的大学生科技赛事中屡获大奖,在陕西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四次荣获“优秀组织奖”。学校坚持开展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与各合作单位建立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基地和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多个。这些都为学生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增添了丰富的内涵,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了学生的文化道德水准,营造出了积极向上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薪火传承沧海志,旗开一代竞风流。新校名喜获批准,是学校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也是学校教育事业的一个新起点。今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学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一年,西安工程大学已经确定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工作。围绕将学校建设成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任务,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抢抓机遇,不断增强办学的生机活力,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明确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重点抓好以教师队伍为主的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支高水平、高素质、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创新人才选拔和考核机制,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促进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和技术服务队伍的全面发展。

――坚持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牢固树立教学质量生命线的观念,以迎接2007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为契机,全力以赴做好迎评促建工作,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学工作不断上台阶。

――坚持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科立项建设,优化学科结构,突出学科重点,保持学科特色,凝炼学科方向,加快学科梯队和基地建设,促进新兴学科发展,不断提高学科层次和学科水平。

――坚持提高科研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理顺科研管理体制,大力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纺织服装等科学研究优势,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西部大开发及军队装备开发等进行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大力促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

――坚持科学管理的理念。以人为本,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积极推动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进一步拓宽民主管理渠道,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努力建设和谐校园。

在西部大开发、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历史机遇面前,西安工程大学将以更名大学为契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学立校,科研强校,人才兴校;坚持开放办学,特色办学,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奋斗!

学生文艺演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