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转型期分配制度的变迁》评介

2006-05-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胡代光 我有话说

由李萍教授主持的“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研究成果《转型期分配制度的变迁――基于中国经验的理论阐释》(李萍、陈志舟、吴开超、张树民著),前不久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对转型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轨迹、变迁的内在逻辑、产生的影响和未来演变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作者对基于中国经验的分配制度变

迁给出了一个系统的、具有内在逻辑自洽性的理论阐释,从效率和公平的角度对分配制度的社会影响进行了福利评价,并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的分配制度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

纵观全书,值得我们关注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渊源、理论发展和历史变迁进行了思辩式回望,通过对分配理论和历史实践的考察,厘清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渊源和发展线索,厘清了按劳分配制度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制度在历史变迁中的发展脉络。

2、通过对转型期中国分配制度演变的考察,把握住了转型期分配制度演变的轨迹,即是从传统计划化的、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逐渐向市场化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混合型”分配制度演进。

3、深入分析了“所有制与要素产权制度的变革”、“市场化改革”和“转型期分配理论的进展”三个主要“变量”影响和推动转型期分配制度演变的作用机制,揭示了转型期分配制度演变的内在逻辑。

4、深入分析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基础,提出:第一,社会化大生产是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的共用平台;第二,直接而明晰的要素产权是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的共同依据;第三,要素贡献是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的共同标准;第四,物质财富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共同的分配对象;第五,货币价格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共同实现形式。

5、结合对中国分配实践的考察分析,作者提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能够提高经济效率。同时,两种分配方式相结合能够促进公平:第一,按贡献分配具有公平性,因此按要素分配可以促进公平;第二,不论是按劳分配还是按要素分配都无法实现完全的结果平等,因为在程序公平下还存在着起点的不公平;第三,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虽然会增大结果的不平均,但却会增大程序和原则上的公平性;第四,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或者说按要素的产出贡献来获得收入的分配原则不仅有效率,而且也符合社会的普遍的公平理念。

6、通过对转型期我国分配制度演变的考察,总结分配领域改革实践的经验,作者还提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模式,可以选择“分层次的有机结合”模式。即,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可在社会、企业和个人三个层次进行有机结合。

通过研究,该书还就如何实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等问题,提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对策建议,这些对策建议对社会实践部门、特别是对当前理顺分配关系、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具有指导意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