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思考的结晶 情感的升华

2006-05-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刘春理 我有话说

丁文奎先生的《思考为新闻壮行》(光明日报出版社),收录了作者从事新闻工作30载的主要作品,内容包括“社会纵论”、“新闻时评”、“传播漫谈”、“大地观潮”几部分。文笔既充满感性,又有浓厚的理性色

彩,让新闻这种“易碎品”在时过境迁之后仍然可读可思,殊为难得。

作者在新闻实践中十分强调思想性,注重抓取问题类题材,以一个新闻从业者的独特视角加以思考,着力抓住“思考”这个根本,以“思考”为新闻壮行,诚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跟踪为先,思考为本”。

书中的“警惕‘国家’名义下的坑骗黑洞”、“要道德拷问,更要釜底抽薪”、“戒除‘面子’文化”、“英雄群体给我们的启示”等评论,都能引发出对人的道德、人所负载的文化的思考,对于思想和人格的沉思。即便书中的新闻报道部分,也以深度的形式或加点评、短评的方法,体现其思考特色。作者在观念上的“思”和新闻实践上的“行”是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这正应了古人所追求的境界:“知行合一”。

另一方面,丁文奎的文章,传达出一名知识分子所应有的中国传统文人的忧患意识。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创造思想,介入现实”的双重使命是不应忘怀的,学术见地、文化焦虑和现实关怀更应该是知识分子的做人之本。知识分子的使命之一,是必须不断反思规范又不断挑战规范。书中评论切中时弊,反映现实问题,批评社会不良现象,体现出马克思主义要求的批判精神;更多的社会杂谈,体现出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如“精神文明纵横谈”系列之二《戒浮躁》,列举种种浮躁现象,指出戒除浮躁之必要,此稿1997年获中国新闻奖和中国广播奖。从这些可以看出,丁文奎不单单把自己看做一名新闻工作者,更多的是力求做一个社会?望者;不光是写新闻作品,更以近乎杂文的笔锋来纵论社会现象。从其关涉的道德话题、精神文明话题、人才问题、文化建设问题、社会环境问题等,可见其关注面及心理关注度。对于这些问题所发议论有感、有力、有节,是一种在内心深深的积淀之后迸发出的对于社会、对于人生的激情。这种情感,超越了作者的身份和工作之囿,这是本书的难能可贵之处。

《思考为新闻壮行》的出版,不仅为新闻实际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而且也将对后来的新闻工作者在对自己的业务进行梳理方面提供有益的启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