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难忘《千家诗》

2006-05-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章明寿 我有话说

1931年,我读小学五年级。有一天在父亲书架上检出一本书,封面上三个篆字,不认识。揭开扉页始知叫《千家诗》。随即浏览了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和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觉得很

好懂,便爱上了它。每天做完作业,总要捧着诵读,一年后竟然能背出许多首。这才发现有些景物,如“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本来就在眼前,自己却没观察到,更谈不上写了。为了体验,我在细雨中漫步吟咏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母亲说:“这孩子读诗着了魔,你看衣服都湿透了!”

进入初中,我仍把《千家诗》当做课外读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情冷暖渐有领悟。从“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想到国家衰亡的惨痛;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想到离别的哀愁;从“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想到风月空冷的孤寂。记得有一回父亲远行,祖母、母亲在灯前叨念着:他大概已到某处了吧?我又深深地沉浸在郑谷的“敲断玉钗红烛冷,计程应就到常山”的怀人意境之中。

后来父亲见我喜欢诗,便有意识地给我讲些平仄、声韵的常识。我把它们与所读诗篇相印证,更觉得《千家诗》选取了唐宋许多名家的名篇,涵盖了五七言绝句与律诗,并依四季时序进行排列,全面细致,的确是学诗入门的范本。“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些名句,真乃珠圆玉润,读来美不胜收,不断激起我动笔写诗的欲望。开始时把一些想出的断句,东拼西凑,串连起来,很不像诗。直到读初二那年重阳节,终于第一次写出了符合格律的《登高》绝句:“秋风萧瑟夕阳斜,把酒持螯探菊花。今日登高须尽醉,醉中妙笔写龙蛇。”

从那时起,一晃已是六十几个春秋。其间我写了很多诗,但总未忘记启蒙读本《千家诗》给我的教益。在出版的诗文集中,不忍割爱,还是把那首《登高》,列在诗册的篇首。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