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田坎记者”罗成友

2006-05-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重庆日报记者 李薇帆 本报记者 张国圣 我有话说

2004年9月,在全国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评选中,《重庆日报》记者罗成友以“田坎记者”的鲜明特点,荣获中国新闻界最高奖范长江新闻奖。10余年来,他很少有节假日,一年有300多天在农村采访,每年在报纸上发表的稿件达300多篇、近30万字,不少作品产生了重大影响。

如今,罗成友已经52岁,但依然奔波在田间地头,用笔、

用心记录着新农村建设中的变化。

走进武陵山区采访20余天

今年4月中旬,罗成友又一次走进了重庆市最贫困、最偏远的武陵山区,他要亲眼看看秀山、酉阳、黔江等7个区县中的乡村在扶贫攻坚中的变化。这一去,就走了20余天。

在采访中,罗成友多次遇到危险:在酉阳县南腰界,一个骑摩托载货的人,冒失地碰了他,所幸罗成友没有受伤;在去彭水县龙溪乡如榔村的路上,他和向导一起走过危险的山崖;为了到南川市三泉镇风吹村采访,罗成友走了不少山路,天气变化,冷风吹得他直打喷嚏,当天下午发烧,只好进了医院。

罗成友就是这样深入一线,了解大山深处农民生活的变化,并通过自己手中的笔把它们真实地记录下来。他在重庆日报开辟的“大山的故事――走进武陵山”专栏中,报道了一系列山区农民克服困难,发展生产的鲜活故事,形象地反映了山区农民在建设新农村中的变化。

帮助蚕农破解卖茧难

去年盛夏,罗成友到铜梁县采访,看到蚕农卖茧十分困难。记者的责任感让他下定决心去了解农民卖茧难的原因。

经过深入采访,他写出了“蚕农卖茧好伤心”、“贸工农一体化是出路”为题的系列长篇调查报告,把问题的根源追溯到蚕茧收购的体制上。报道促进了铜梁县迅速完善流通体制,全县蚕农因而增加收入上千万元。

为了更好地解决蚕茧流通体制中的问题,去年底,罗成友再次对该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把重庆与全国一些蚕桑产业发展快的地区,进行比较分析。今年初,他在《重庆日报》上刊发了两篇有关蚕茧流通体制问题的深度报道,提出了重庆市的蚕桑产业要实现快速、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打破垄断经营的体制。

罗成友的报道引起了重庆市蚕桑业界和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在今年初召开的重庆市人代会和政协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分别提出了打破蚕茧收购中垄断经营状况的议案和提案。目前,重庆市茧丝绸办已拟定出《关于进一步完善蚕茧流通体制的意见》,《意见》实施后,重庆市的蚕农每年可增加上亿元的收入。

年轻记者的榜样

今年元旦,罗成友到沙坪坝区陈家桥镇石滩村温炉光家采访,写出了《农民温炉光家的新年新计划》。

大年初一,罗成友走进沙坪坝区青木关镇石碾桥村种花专业大户钱发科的家,写出了《乡间狗叫发旺财――钱发科的大年初一》。整个春节长假期间,他写出了5篇文章。

“五一”黄金周,罗成友赶到璧山县河边镇铁石村等地,采写了《干部帮移民栽秧过节》等4篇文章。

罗成友的许多节假日都是这样度过的,他对基层、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

2月的一天,记者随同罗成友到重庆市荣昌县的一个乡镇采访。采访中,记者发现他脸色苍白,前额憋出豆大汗珠。但他不顾记者劝阻,坚持做完了采访。采访一结束,他整个人都虚脱了。

罗成友在与年轻记者交心时说:“当一个好记者,一定要不怕苦,不怕累。我们搞区县报道的更要深入农村,扎根农村,融入农村,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有深度和价值的报道,促进农村社会的变革发展,促进农民脱贫致富,这应当是我们记者的责任和使命。”

罗成友不仅用笔、用心记录了新农村建设中的变化,也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着身边的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