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了怀念更为了告别

2006-05-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汪兆骞 我有话说

世添勤于读书写作,只近年间便在北京出版了三部小说、报告文学集。读他的作品,你会深深地感悟到,他是怀着对当代人世的杞忧,对世道人心的体察,而笔耕不辍的。新作长篇小说《春秋曲》(作家出版社)的问世,标志着他的创作又向前迈了一步。

《春秋曲》是一部充满时代激情,直面现实生活,粗犷而气势夺人

的长篇小说。

打开小说叙事的各个层面,不难看出世添的独特思考和艺术匠心。小说生动地展示了改革开放之初,宁湖省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生存状态、生活方式等多层面的客观图景,使我们看到真实的生活和真实的人物,以及他们身上参与变革的巨大活力。同时,我们也会深切地感受到,变革向纵深发展时,所受到的各种习惯势力和离心力的种种阻碍,所形成的明暗交织,错综复杂的态势。小说并不是把变革简单化,简单地去写改革派与腐朽势力的斗争。

作家的历史眼光,理想主义激情,往往是通过人物的塑造体现的,人物是中心,一切须通过人物来透视。《春秋曲》为我们塑造了一群血肉丰满,性格鲜活的人物形象,龚向坤、刘冬山、应古等跃然纸上,呼之欲出。特别是塑造主人公龚向坤这一形象时,作者并没有把他“净化”成高大完美的英雄典型,但贯穿叙述之中澎湃于其身上的英雄主义精神和高尚的民族品性格,却是实实在在的,这正是其让人感动之处。龚向坤不是突然崛起的英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党的过去、现在、乃至将来的革命者。一个要为百姓做点事情的实干家。

中国特色的改革,是被民族长久压抑而积聚起来的雄伟力量所推动,又为种种习惯势力和离心力量所阻碍。改革深化必将触及现存的陈腐的东西,遭到拼命的抵制,不足为怪。让人困惑的是,腐朽的东西往往会堂而皇之地毁掉良知和正义。龚向坤的悲剧性格在于他把改革的步子迈得太快太大,没有审时度势,揣摸上面的心思,没有适应官场简单又诡秘的游戏规则,最后成为孤独的唐吉诃德式的荷戟独彷徨的英雄。这悲剧源于中国的陈腐文化,源于政治体制。而刘冬山等人倒龚的政治阴谋虽然得逞了,但他们更是悲剧性人物,是用一切正当和非正当的手段追求权力而又无所作为甚至渎职的悲剧。

文学是一种创造,更是一种道义。一个有社会良知和血性的作家,应该通过其作品揭示社会矛盾,表现各种人物的精神状态,扎扎实实地写出真实的生活和真实的人性。对于世添的这种道德自觉写作,评价再高也不为过。

有时,作家对生活的认识不一定完全清晰,对新旧事物的理解也不会完全准确,从而产生评价上的某些失当,但是他描绘的生活实际所显示的意义,仍然对人们有所启发和教益。为了祭奠也为了告别,世添敢于直面宁湖那段虽不遥远却已成为历史的生活,敢于揭示社会矛盾并不惮于作出自己的评断,倾注着自己的爱憎,而且在重大事件的描写上有经得起推敲的分寸感,已使人对其作品的不足不便挑剔。但作为老朋友,我还是不揣冒昧,实话实说。《春秋曲》在艺术上有些粗疏之处,比如世添过于急促地让他的人物按既定方向前进,而没有使其性格得到更自然更充分的展示,影响了小说的深刻和意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