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紧铆“军”字搞科研

2006-06-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宋忠伟 我有话说

近日,全军首批军队政治工作学博士后、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宣传文化教研室主任陈岸然副教授的专著《联合作战政治工作》,由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他潜心军队政治工作学研究取得的又一新成果,得到军内外专家的充分肯定,被认为“开辟了系统研究联合作战政治工作的先河”、“奠定了联合作战系列研究的基础”。

多年来,在追溯学科发展前沿的征程中,陈岸然始终以“军”字为自己的研究特色,立足部队需要,不懈追求、勇于创新。2001年底,全军推出了军事科研工作“十五”计划重点课题――联合作战系列研究,其中“联合作战政治工作”的子课题引起了陈岸然的浓厚兴趣,他决心把这一课题作为自己博士后的项目课题。这是一个着眼于世界军事变革发展趋势和未来战争基本作战样式的全新研究课题,为了完善自己的理论架构,陈岸然在导师王日中教授的指导下,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联合战役学、军事指挥学、战役战略学等军事理论,查阅了大量我军战时政治工作及联合作战中的政治工作等文献资料,掌握了国内外最新的联合作战研究动态,并多次到作战部队进行深入调研。在博士后出站之际,专著《联合作战政治工作》也顺利交付出版。

在进行博士后研究课题“联合作战政治工作”研究的同时,陈岸然还承担了“联合作战亟需人才素质培养”的研究任务。一方面,他广泛收集近年来各部队联合作战演习的经验总结,到基层部队对近千名基层官兵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能力素质,研究官兵成长规律,揭示出了各种人才素质的共性与特质;另一方面,他潜心研究地方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军队新的历史使命要求和军事人才的特点,系统构建了适应未来联合作战需要的各类军事人才素质培养的理论体系。已出版的著作《联合作战亟需人才的素质培养》,深刻分析了联合作战对复合型军事指挥人才、新型政治指挥人才、专业化政治作战人才、智囊型参谋人才、专家型信息技术人才和技术型士官人才等各类人才需求的紧迫性,在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应具有的共性素质的基础上,对各类人才的特殊素质作了深刻揭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的培养途径。课题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前瞻性和现实指导性,深化了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称赞。

军事人才学与地方人才学相比,既有相通的部分,又有其独特的地方。作为研究军事人才学方面的学者,陈岸然在博士生导师裘克人教授的指导下,积极汲取军地通用的前沿理论,为军事人才学研究拓展视野。他一直与国家人事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王通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人才资源研究中心叶忠海教授等我国人才学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保持着密切联系,经常就一些人才学领域的学术问题与他们一起探讨。在攻读博士期间,他克服了选题跨学科、学术难度大、教学任务重等诸多困难,从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人才学、教育学、思想政治工作学等多学科、多领域,深刻揭示了军事人才品德的培育规律,博士论文《军事人才品德培育论》受到军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部队实践既是理论研究的活水源,也是理论研究的试验场。”在陈岸然眼里,只有与部队实践互动,研究工作才有生命力。部队需要,部队实用成为他选课题的唯一标准。从他的研究成果看,每一篇论文、每一项课题都是着眼于军队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着眼于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着眼于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政治工作的探索。出站近一年来,陈岸然在教学科研上厚积薄发,硕果累累。前年底,他参加全国首届“中国人才学论坛”暨学术研讨会,就“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价值实现”作了专题发言。去年他陆续参加了全军“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强化战斗精神,提高打赢能力”、“军事斗争准备中的军队政治工作理论”等研讨会。去年年初,总政给学院布置了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方面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的任务,陈岸然又主动请缨,参加了这一课题的全程研究,其研究成果《推进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受到总部领导的好评。

“学位有最高,学习无止境。只有时刻关注前沿,研究工作才能永葆活力;科研只有与军队建设相互促进,科研才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把握最新动态,研究突出“军味”,是陈岸然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矢志不移的追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