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许守亚:记者生命中的最后十天

2006-06-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国圣 通讯员 向光明 我有话说

许守亚从来没有离开过三峡,直到他永远离开的那一天。

作为重庆电视台驻三峡库区的记者,许守亚将自己的脚印一遍又一遍地烙在三峡的山山水水间。20多年间,他从三峡腹地发出了难以计数的第一手报道,拍

摄了2000多盘影像资料,被誉为“三峡百万移民报道第一人”。他用毕生的心血和汗水,忠实履行着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职责。

最后一次任务

今年3月21日,许守亚接到一个新任务:配合中央电视台记者《再走蓄水线》采访报道。此时的许守亚正在奉节县采访拍摄库底卫生清理工作,已差不多10天没回家了。

大昌古镇与铜梁的移民安置点相距千余里,移民们先坐小船到县城,再转大船到万州,从万州乘车前往铜梁。许守亚几乎每天都是从早上6点拍到晚上10点。然后还要与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一起看当天拍的素材。

3月29日,大昌古镇移民搬迁的拍摄结束,许守亚又马不停蹄地与中央电视台另一个摄制小组赶往万州区新乡镇三水村拍摄抢救移栽珍稀植物荷叶铁线蕨。他们早上8点出发,经过近两个小时的颠簸到达武陵镇码头,换乘小船过江到新乡。这时突然下起大雨,许守亚仍顶着大雨不停地拍摄。

荷叶铁线蕨生长在江边的悬崖上,雨后的石壁特别滑,大家都劝许守亚不要去了,但他死活不肯让步。荷叶铁线蕨很细小,许守亚就趴在地上拍。下午一点,当他扛着摄像机和脚架回到山下时,已经成了一个泥人。

第二天一大早,许守亚又和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一起赶往涪陵,采访拍摄白鹤梁文物保护。从江边到白鹤梁要走几百级台阶,年轻的同行累得气喘吁吁,老许却扛着摄像机一边走一边拍摄专家们的工作镜头。

3月31日,拍摄三峡工程三期蓄水前库底卫生清理的坟墓搬迁,地点在万州区最边远的长坪乡金福村六组。大清早出发,到达现场时已接近11点。回到万州,老许又独自去拍摄了万州滨江路护堤和一个水厂的搬迁现场。

晚上8时许,许守亚回家前,与重庆市万州区移民局副局长张大明约定:第二天一大早,他将和中央电视台记者前往忠县石宝寨采访。当晚,许守亚整理采访素材一直到凌晨1点左右才上床睡觉。两小时后,家人突然发现他已停止呼吸。

视新闻如生命

20世纪70年代,还是巫山干菜品公司工人的许守亚,就开始拿起笔描写三峡。1984年,在巫山县广播局的许守亚,第一次接触三峡工程的报道,由此开始了20余年的库区采访。当时三峡地区的交通极为不便,许守亚为了让重庆市内的媒体第一时间播出自己的稿件,常常是采访完毕,便坐车送稿。车上颠簸的八九个小时,正是他构思和写作的黄金时间。

2001年1月17日晚,云阳县五峰山发生特大滑坡。许守亚和同事立即从万州出发,成为最早赶到的记者。那天下着大雪,上山的路已被乱石和泥土阻断,山上还不断有石头往下滚,大家都劝许守亚撤出现场,他却扛着15公斤重的摄影机,冒着生命危险爬到滑坡点拍摄到了第一手资料。

一年之中,许守亚至少有四分之三的时间是在库区拍摄,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建“三峡库区影像博物馆”。为此,老许有点“玩儿命”。他曾陪同著名地质专家从奉节瞿塘峡口徒步走三峡到宜昌。20多天里,他走烂了几双胶鞋,还差点从巫峡的栈道摔下悬崖。他的敬业让学识渊博的地质专家感叹不已,分手时两人竟抱头痛哭。

在许多三峡移民的眼里,长期日晒雨淋的许守亚,很早以前就成了“老头”。熟悉老许的人则称他为“三不记者”:库区的事没有他不知道的,库区的路没有他不熟悉的,库区的干部没有他不认识的。他们说,老许往农家院坝一坐,就成了如假包换的农村老大爷。

一位署名“骆仁新”的网友写了一篇长文“祭奠良师益友兼同行许守亚”。文中说,他每年在重庆电视台发稿400余篇,其中有十分之一被中央电视台采用。虽然工作环境艰苦,但业绩骄人。他虚怀若谷,乐于提携年轻人,更有着良好的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