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地球的“暖被”更薄一些

2006-06-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冯永锋 我有话说

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和甲烷。适量的温室气体保证了地表的温度,但一旦温室气体过多,地球的“体温”就会增高。在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地球正在暖化、“发烧”的时候,这两种气

体成了许多科学家的心头之痛。他们发现,如果任这层“气被”继续增厚下去,人类将可能给地球制造大量的灾难,而人类自身,也将成为这些灾难的承受者。

记者日前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院,参加了在那里举行的“中美气候变化论坛”。在论坛上,无论是学者、官员、企业家,还是非政府组织(NGO)的负责人,都换了身份,成了“退烧医生”,他们开出了许多“苦口良方”,希望这些“逆耳忠言”,能让地球“气被”的厚薄适宜于地球的生态。

地球体温升高,危害无穷

著名气候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方又嫦教授的研究证实,人类的工业化活动已严重破坏了地球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自然循环。在工业化之前,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只有280ppm(百万分之一),如今已达380ppm,预计到2099年二氧化碳浓度将达到680ppm。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齐晔教授研究证实,近几十年对我国气候起重大影响的东北季风正在弱化,这是导致我国持续多年“南涝北旱”的重要原因,渴水的北方降水逐渐减少,而丰水的南方降水却逐渐增多。东北季风减弱的主因,就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大东亚大陆与海洋之间的温差降低。20世纪70年代是我国周期性降水的转折点,以前北方降水比较多,南方降水比较少。70年代后倒过来了,渴水的北方降水逐渐减少,而丰水的南方降水却逐渐增多。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约翰・哈特说,二氧化碳和气候变化有一种“正反馈”式的影响,气候越暖,地球释放的二氧化碳越多,而更多的二氧化碳加快了气候变暖的速度;反之,气候越冷,地球将从大气中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变少后又会促使地球温度下降。哈特列举了全球变暖的影响:热浪将袭击多个城市;南北极、格陵兰岛和青藏高原的冰川快速消融,海平面到本世纪末将上升至少0.5米,许多沿海低地将被淹没;热带海洋珊瑚礁生态系统将被破坏;沿海地区飓风肆虐更加频繁;若干物种正加快灭绝。

专家们普遍认为,二氧化碳对地球的影响时效相当长远,现在表现出来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自然灾害增多、生物多样性减弱等重大环境灾难,是工业革命以来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多的恶果;而今天排放的二氧化碳和甲烷会在今后一两百年内慢慢呈现出它们的“狰狞面目”。因此,即使人类从现在开始行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稳定下来也需要100至300年,而要将气候变暖的趋势扭转还需要几百年。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副主任贾峰说:“显然,这要求我们现在以更多样化的方法开展工作,既要减排,又要想办法把温室气体从大气中转移走并固定下来。”

有一些办法能够抑制全球变暖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教授认为,人类要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关键在于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改变能耗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为此首先要从能源利用效率着手,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人类应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在可控核聚变、生物发电、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二是制定合理的政策,推动节能技术发展,推广风能、太阳能、沼气的使用;三是必须制订相关前瞻性富有促进力的策略。美国在上世纪中期开始设立法规要求冰箱节能,至今这一举措使美国节约大约2000亿度电。他说:“开征环境税也能够很好地引导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因为好的法规和财政政策会带来改变。”这是实现减排的最经济、最清洁和最安全的途径,而且经济效益也显而易见。比如,更好的建筑物保温和更节能的工作场所不仅可降低家庭和商业的能源成本,而且需求的减少将有效地缓解能源供应的压力。

中国农业科学院林而达研究员认为,全球变暖给农业带来的危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抑制,比如通过农作物品种改良和节水灌溉可以控制农田减产;水稻和家禽养殖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因此,调整农业产业模式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是个好办法。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牛文元介绍,总体上说,地球上的二氧化碳总量是差不多的,只是由于人类的行为不当,导致本来应该存储在土壤和植物身上的碳,被迫“迁徙”到大气中去了。为此首先要进行产业转型,避免把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在减排的同时,要想办法让二氧化碳“回归”,让尽量多的二氧化碳回到植物和土壤身上,这样既实现了“碳汇”,又发展了可再生能源。这个星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取决于绿色植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光合作用过程的能力。每年,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约1500亿吨的碳和从水中吸收约250亿吨的氢,产生约4000亿吨的氧;估计植物利用它们吸收光能的效率最低为30%,最高可达100%。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模拟自然界原生状态的“人工培育天然林”的办法,在地球上种植更多的植物将是进行“碳汇”的理想策略。但是,要“给地球降温”,必须注意保证人工林的生物多样性,保证种植更多的乡土物种,而且该种树的种树,该种草的种草。

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都很需要

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丧失、臭氧层遭到破坏,人类面临的一系列生态和环境问题需要我们对未来的环境变化做出准确的预测,而生态过程是长期、复杂的过程,对未来环境变化的预测需要建立在正确认识生态规律的基础之上。许多国家建立了自己的生态系统台站网络。国外近十年来开展的自由大气二氧化碳增浓(FACE)实验、大气通量观测、生物多样性控制实验、气候控制实验等,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对正确认识地球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提供了重要帮助。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江家驷教授在“论坛”上介绍了北大与国家林业局在河北坝上地区建立“地球环境与生态系统定位站”的进展情况。他指出,地球环境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向野外、定位以及大规模模拟试验方向发展,野外定位实验研究为解决日益尖锐的重大地球环境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2003年就开始建设的北京大学坝上“地球环境与生态系统定位站”是集生态学、地理学、环境科学、大气科学、荒漠化防治、环境变迁等学科为一体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设施,目前已经与全世界十所大学展开了高层次国际合作。

“论坛”还透露出一个信息:企业有望通过技术创新成为减排温室气体的重要力量。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捕捉中试发电厂在丹麦Esbjerg附近的Elsam发电站落成。据预测,化石能(主要为煤炭)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提供人们所需能源的85%,因此,碳捕捉技术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提供了解决方案。这一技术的原理是将在发电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捕捉并深埋于地下贮存,使之不能够与大气发生作用从而避免产生温室效应。这一技术最适用于大型火力(以煤为原料)发电厂和炼油厂等。英国石油公司(BP)一位负责人说,该公司通过研究并实施碳捕捉和碳埋技术,目前在阿尔及利亚的沙拉气田应用相关技术存储了100万吨二氧化碳,大大降低了气田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北极熊妈妈的担忧。制图:郭红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