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群众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

2006-06-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新华社记者 顾瑞珍 我有话说

“十五”期间,我国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群众精神风貌和城乡环境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为“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四进社区”惠及千家万户

“古风今韵相辉映,文化经济共繁荣。”来自全国各地的社区文艺骨干走进古城扬州与当地群众同台演出,喜乐融融。这仅仅是全国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里的一个小小章节。

由中央文明办、中央综治办、文化部、卫生部等10部门共同组织的这一活动,呈现出整体推进、不断深化完善的良好态势,将快乐、健康与安全通过大大小小、常抓不懈的工作送入千家万户。“卫生进社区”活动,将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保健知识带入社区。4年来,全国“相约健康社区行”活动中,14位首席专家在20多个省区市开展巡讲、咨询活动,76万群众受益。“科技进社区”活动,作为与提高居民素质息息相关的一项,同样受到基层社区工作者的重视。全国先后举办各类科普讲座、报告、培训、竞赛等活动40多万场(次),参与活动的群众达7000多万人次,科普志愿者达200多万人。

如同大树将根深深扎入泥土,不断将阳光与水分通过各个枝干输送到最需要它们的地方。卫生、法律、文体、科技,这些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通过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将“四进社区”活动逐步推进,惠及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

“三下乡”温暖广袤农村大地

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大篷车”满载歌声奔驰在乡间小路,白衣天使来到穷乡僻壤……多年来,“三下乡”活动的内容不断充实,社会参与面不断扩大,为农民群众办了大量好事实事,已经成为精神文明建设为“三农”服务的一个品牌。

为满足基层群众对知识的渴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实施“送书下乡工程”。据了解,这一工程已覆盖全国22个省份的近3000个乡镇,累计安排资金6000万元,配送图书总数为511.6万册,其中2005年共发送图书179.01万册,为农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有关部门在做好图书下乡、电影下乡、法律下乡、婚育新风进万家、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等活动的同时,组织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文艺院团下乡、农业科技下乡、专家医生下乡、科技大王进农家、乡村青年文化节、民营企业下乡等一系列活动,群众广泛参与,产生了较大影响。

各地还结合实际,推出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各种活动,让老百姓喜闻乐见,踊跃参加。广东省丰顺县一度地下六合彩赌博泛滥,为配合公安机关的打击行动,当地的“三下乡”活动中就专门排演了一台“造一方净土,育社会新风”专题文艺节目,到全县农村巡演,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江苏省在活动方式上突出重点项目,开展的新年“三下乡”服务慰问集中行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以及南京农大组织的“科技大篷车”和“百名教授兴百村”活动,社会影响面大,辐射范围广,已成为“三下乡”中的品牌项目。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火如荼

从城市到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火如荼,2005年9月5日,中央文明委办公室在媒体和网站公示了全国首批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候选名单,广泛征求社会意见,接受群众监督,立刻引起广泛关注。10个全国文明城市、3个全国文明城区更是成了焦点。这是创建文明城市活动20多年来第一次评选全国文明城市,也是继1999年和2002年表彰两批121个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区)后,第一次给少数城市(区)戴上“全国文明城市(区)”的桂冠。

文明植阡陌,新风沐田野。各地群众普遍反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老百姓办了实事,办了好事。2005年12月14日,130个全国先进文化馆(站)、先进农民文化大院(文化户)、先进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基层文化市场管理先进集体在京受到表彰。他们扎根基层,以先进文化滋养着农村沃土,不断探索服务农民的新思路、新办法,走出了一条推动基层文化发展的新路子。

近年来,悄然而起的农民自办文化为农村培育了不走的文化队伍,为农民带来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内容。据了解,山西省农民自筹资金、自定项目、自主经营,创办了5000多个文化实体,其中,农民书屋1300多个、文化大院1900多个、农村个体电影放映队1700多个。这些自办文化来自农村,深受农民群众喜爱。

先进文化温润百姓心田,让群众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文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未来5年里,国家将继续加大对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进一步解决我国乡镇文化站设施不足的问题,同时,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改革力度,改进服务手段,增加服务内容,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更好更优质的文化服务。(新华社北京6月14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