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做西部文章 创一流大学

2006-06-1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兴业 赵春晖 甘晖 张正国 我有话说

兰州大学在“十五”期间,坚持“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围绕建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重视大学战略管理,走科学发展之路;服务国家特别是西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构筑学科高地,形成优势和特色学科群;从基层学术组织的变革入手,推进体制改革

和机制创新,加强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建设,构建与建设高水平大学相适应的新型的校―院―所管理体制;实施“萃英人才建设计划”,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努力建设实力雄厚、阵容整齐、学术水平高、团队作战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学校的办学实力有了明显提升,办学空间进一步扩大,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卓有成效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重视战略管理,谋划科学发展

“十五”“211工程”建设伊始,学校对面临的形势进行了清晰的分析,对未来战略选择进行了理性评估。学校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战略重点和战略任务;与此相适应,大学的组织结构进一步复杂化,大学的战略管理变得日益重要。为了确定科学的战略定位和获的竞争优势,学校着眼于办学资源与创新能力建设,将“211工程”、“985工程”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学校各项事业的整体发展统筹考虑,走有所为有所不为、协调而非均衡的科学发展之路,这在学校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术团队、构筑学科基地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学校整合相关职能,建立专门组织,先后制定了《兰州大学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兰州大学“十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等。学校总体规划既是顶层性设计,也是竞争性抉择,定位准确,目标明确,操作性强,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绘就了蓝图,形成了轮廓性走向。

着眼西部发展,构筑学科高地

西部的安全、稳定、繁荣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石。“十五”期间,学校把为西部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知识贡献和解决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作为重要使命,坚持“有所不争、有所力争”的思路,凝炼学科方向,遴选优势学科、特色学科、新兴交叉学科进行重点建设,建设了功能有机分子化学、西部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草地农业系统、寒区旱区植物学、原子核物理核技术及信息功能材料、区域生态、经济重建与区域发展、西北少数民族稳定和文化遗产保护等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学科建设取得明显进步,成效显著。在原有基础上,建成区域经济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有机化学、自然地理学、植物学和生态学等国家重点学科,同时带动省级重点学科由15个增至23个。学校学科门类更加齐全,基础学科实力更加雄厚,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

在科学研究方面,学校确立“科研引领学科发展,科研提升办学水平,科研服务社会进步”的工作方针,形成了“以一流的科学研究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以一流的科学研究带动一流学科成长”为主导的政策体系,强化了“服务、导向、桥梁”的科研管理理念。“十五”期间科研经费持续增长,年增长速度保持在20%左右。在体现基础研究整体实力的SCI论文中,年增长速度保持在15%,论文所发表的期刊影响因子也在逐年提高,收录论文和被引用篇数持续居于全国高校前列。

学校还广泛开展了包括化学化工、生物技术、新型材料、核物理与核技术、干旱农业生态、草业科学、药物开发、生态保护、环境评价、地质工程、矿产开发、冰川、高原大气、敦煌学、中亚问题、城市规划、以及西北经济、社会、文化等在内的多方面的应用科学研究。针对干旱、半干旱生态环境,开展集水节水农业研究;积极开展草地农业科技研究和开发,促进草业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加强校企联合,开发西部矿产资源;利用甘肃丰富的药材资源,开发有特色的新药品;利用学科特色和研究优势,开发核仪器仪表;积极开展政府绩效评价、环境治理与环境影响评价、城市规划、水土保持、沙尘暴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为政府部门提高管理绩效、加强环境治理、制定城市规划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这些方面的应用研究,立足西北,独具特色,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了学校为地方服务的能力,为区域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变革学术组织,创新运行机制

高水平大学建设不仅要高度重视重点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整体条件建设,也要从制度层面和制度安排方面着眼,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治理结构。高校的教学科研基层组织,是大学运行的基本单元和细胞,决定着大学的实力与水平,显现着机体的健康和活力。新世纪以来,在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学校从教学科研基层组织的结构性变革入手,积极探索构建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对国内外著名高校治理结构认真分析和多方调研、反复讨论的基础上,着手构建以学科为基础、以研究功能为主导、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新型教学科研基层组织,统称之为研究所,与过去以课程或课程组为基础建立的教研室相比较,这种基层组织是建在硕士、博士学科点上,研究所人员主要包括所有参与这一学科点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教师,研究所的行政管理人员和实验技术人员,在读的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人员,以及国内外访问学者等。研究所拥有诸如教授、副教授办公室,研究生学习室,实验室,设备,经费等办学资源,承担着本科生研究生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以及社会服务等任务。在研究所中,所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长既是研究所的学术领导,是该学科学术带头人,又是行政领导,负责研究所工作安排和资源配置。研究所将大学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有机地统一起来,较好地消除了“二元化”的弊端,真正成为一个实体,如同军队中的基本战斗单元,具有很强的战斗力。

以研究所为基本形式的基层学术组织赋予了大学教授在行政和学术上的双重权威,使他们在通过各种学术组织形式参与学院和学校的重大决策时更具有发言权。同时,新的以研究所为基本形式的基层学术组织的运行,也要求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观念、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实施萃英计划,加强队伍建设

“十五”期间,学校坚持“立足培养,着力引进;延揽名师,扶植新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结构合理,提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制定了“萃英人才建设计划”。“萃英人才建设计划”作为学校凝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的新举措,着眼于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和总量的增加,抓住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主要环节,大力加强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的师资队伍建设;围绕“教授要有创见与创造、副教授要有作为与贡献、青年教师要有潜力和发展”的总体要求,构建层次清晰、衔接紧密、促进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

实施“萃英人才建设计划”以来,学校先后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20多名,提高了学校相关学科的科研竞争能力。引进的两位中科院院士担任所在学科研究所所长后,团结和凝聚了一批校内外专家学者,为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带来了崭新面貌。学校培养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也脱颖而出,在队伍建设中发挥了很强的凝聚作用,其中陈发虎教授领衔的“西部环境变化创新研究群体”和涂永强教授领衔的“有机化学创新研究群体”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和连续资助;周又和教授领衔的创新群体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培育计划。

为保证重点建设学科贴近世界一流水平,更好地利用国内外的智力资源,学校在每个研究所设立了讲席教授岗位。讲席教授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承担着具体而明确的任务,每年来校工作1-3个月,有的还受聘为研究所所长,直接领导一个科研团队。目前,已经聘请了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加拿大、新西兰、日本等国家以及大陆、台湾地区著名大学的42名学者担任讲席教授。

定位精英教育,提高人才质量

学校针对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战略性变化,重新定位本科教育。提出了“上中材质、精英教育、全面发展、质量一流”本科教育战略定位,着手构建理念先进、组织合理、管理科学、质量优良的本科教育新体系。通过狠抓本科教育质量工程,即通过教学名师评选、精品课程建设、外语教学改革、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有力措施,保证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并于2005年10月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评估结果为“优秀”,在教学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方面的成效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坚持规模、内涵发展并举的发展思路,以提高全面素质为目标,以宽口径的学科教学为基础,以提高研究生对实际问题的综合、分析、尤其是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构建培养体系。首先着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改革并完善研究生导师遴选、聘任和上岗培训制度,试行博士生导师助理制度,建设学术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治学严谨、结构合理、能够满足研究生教育发展要求、具有较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其次,以一级学科为基础,建立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体系。力求使各门课程在加深和拓宽基础理论、学科知识面和相关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既有所分工,又相互补充。及时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在体现课程教学内容科学性、系统性的前提下,将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研究成果融入教学过程,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践性。第三、重视科学研究,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强化学位论文的目标管理,引导、支持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立项和承担研究任务;设立专项基金支持鼓励研究生在学科交叉点上选题,结合西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西部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改造,区域经济、人口和民族研究选题。研究生已经成为学校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的生力军。第四、初步建成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包括吸引优秀生源机制;课程教学评估制度;学科综合考试制度;学位论文质量监控制度等。

集成办学资源,提升办学条件

近五年来,学校加大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的力度,全面提升办学条件,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基础。用新思路、高水平、高标准建设一个教学设施、科研设施、生活设施、管理设施现代化的新校区,办学空间得到有效拓展。按可比口径统计,2005年生均占地面积达到123.12M2,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达到55.17M2,生均宿舍面积达到13.01M2,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0,855元,生均图书达到124.67册,生均运动场地达到9.27M2,办学条件各项指标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居于前列。

构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平台”,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结合国家建设目标和学校教学科研发展的实际,通过整合资源、突出重点、理顺关系、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创新,建立了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根据学科的性质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需要,在各平台聘请总工程师进行管理、维修与技术指导。同时设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平台运行专项基金”,以其为杠杆,推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和有效利用。

学校为进一步提高文献资料管理和信息服务的水平,建设有校园网、数字图书馆、高性能并行计算、西部经济与环境空间数据库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为兰州大学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和活力。“数字化校园”框架已基本形成,成为覆盖全省高等教育的基础平台。在CERNET的有关统计中,兰州大学校园网人均信息流量在2002年位居全国高校第3位。数字图书馆不断完善,藏书丰富,信息化程度高,其功能在西北地区属领先水平。卓有成效的信息化建设给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了先进高效的信息技术环境,也使学校在信息化社会条件下向更高水平发展成为可能。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通过“十五”“211工程”的重点建设,兰大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术交流、国际合作、办学条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得到了同步提升,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保持了学校特色和整体水平国内领先地位,已经成为国家布局在西部的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解决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重要基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