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挥戈直指海战场

2006-06-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封志远 徐纲要 我有话说

6月上旬,东海舰队某军械技术保障大队紧急出动,长途奔袭400多公里,在某陌生海域成功为两艘舰艇实施X枚导弹应急机动保障。这个任务的胜利完成,标志着他们已实现由岸基固定保障到跨区应急机动保障的跨越。

近年来,这个大队圆满完成20多次重大战备演习任务,多次被基地、舰队、海军表彰为“抓基层先进团大队”、

“精武成才建功”等先进单位,1次荣立集体三等功,40多人次荣立三等功。

从后方走向前线

在分析近期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中,这个大队的大队长陈忠伟敏锐地发现:在信息条件下,现代战争后勤、装备保障已经不是按部就班的静态保障,以前后方的技术保障工作,已经被推到战争的前沿,而大队目前还停留在岸基固定保障的模式上,不少官兵认为保障就是为舰艇提供服务,导弹只要性能良好,保障及时就算是保障有力。

“观念落后,远比技术落后更可怕!”为此,大队开辟“保障论坛”,大队长陈忠伟、政委吴伟洒带头组织官兵学习外军先进的保障理念,积极探讨战时应急保障、机动化保障等新课题、新问题,把官兵的思想由“大后方”的服务保障观念提升到“一线”应急保障上来。

从单一走向多样

这个大队某中队由原来保障一型导弹一下增加到3种不同型号的导弹,保障任务增加了2倍,但中队还是原班人马,没有多一个人。平时可以按照各自技术流程按部就班地保障,战时如果需要同时保障多型、多批量导弹怎么办?副大队长张兴富在认真研究这三型导弹的特点后,大胆提出“一套班子同时保障三型导弹”的设想。他们从提高官兵的素质入手,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定期邀请专家教授来大队授课,并选送优秀技术员到院校学习深造。开展技术革新,挖掘现有装备的潜力。3年来,大队取得14项科技革新成果,保障时间平均比过去缩短近2个小时。加强一专多能、多专全能训练。目前,大队每个专业至少都有一名全能号手,掌握导弹全部专业的技能,成为装备保障的“行家里手”。

去年以来,一些新型装备陆续在大队列装。大队党委大胆创新保障模式,形成“某型导弹技术保障线隐蔽进洞”等7种新战法训法,使导弹保障实现由单一向多样的跨越。

从阵地走向机动

2001年8月,这个大队担负东海导弹演练保障任务。由他们保障的4枚导弹直接命中目标,首次自主改装的靶弹实现顺利发射,大队为此荣立集体三等功。然而,时任大队长的赵楠清醒地认识到,这次保障是在提前半个月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按部就班完成的,战时,决不会允许我们这样舒舒服服地进行导弹保障。为此,这个大队在同类军械技术保障单位中率先提出机动化保障课题。他们组织技术攻关小组分析梳理机动化保障中遇到的难题,原大队长赵楠、现任大队长陈忠伟先后5次带领技术骨干到院校、工厂和装备生产厂家取经,对某型导弹测试设备进行模块化设置,对技术保障流程进行实战改进。导弹测试设备庞大、仪器精密,不便移动,是机动保障中的最大难题,他们与工厂联合,研制出测试设备转移车,使测试仪器灵活装卸运动自如,方便野外机动拉动。某导弹固体队队长谢志飞针对现行的编制体制与技术保障流程不合理问题,提出按“发射箱组、分解结合组、测试组”三个组操作的作业方式,组织官兵开展“归口编组、多专全能”训练,使导弹转级时间缩短了近3个小时,更加符合机动保障的要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