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与时代同行的新一代哨兵

2006-06-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罗旭 本报通讯员 李国良 杨华兰 我有话说

“从香港入境,来到沙头角,第一眼看到的肯定是英姿飒爽的值勤战士。”在“中英街”上经营酒楼20年的香港北区民选议员温和辉对记者说。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深圳市沙头角镇因镇内的一条小街而闻名海内外。这条小街长不到240米、宽不足3米,一边是社会主义的深圳,一边是资本主义的香港,人称“中英街”。1996年

,驻守在这里的广东边防总队六支队十三中队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沙头角模范中队”荣誉称号。

斗转星移,10年过去了。在共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走进了中英街,走近霓虹灯下的新一代哨兵。通过几天的采访,记者了解到,“沙头角模范中队”这面鲜红的旗帜,已被深圳人视为这座城市的骄傲,和这座城市、这个时代一起,不断前行。

中英街上创和谐

中英街不仅是深港两地的特殊通道,每天还有来自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游客涌入观光购物。十三中队担负着以沙头角为核心近4公里的反走私、反偷渡、反贩毒、反贩枪等边防管理和社会治安职责,还负责进入中英街人员、车辆的验证工作。

“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眼一闭,还得警惕。”中队官兵这样形容他们每天的生活。一天下午,战士陈志春在执勤时发现,一名手提黑色塑料袋的男子举止异常,就主动上前检查。没想到,男子突然从袋子里掏出一把手枪,对准了陈志春。陈志春来不及细想猛扑上去,将其制服。事后查明,该男子所持手枪子弹已经上膛,只因没来得及打开保险,枪才没响。

官兵们面对的不仅是生死的考验,还有金钱的诱惑。有人说,十三中队“挥挥手,钱就有;点点头,半栋楼”。但是,进驻沙头角37年来,中队无一人在金钱、美色面前栽跟头。中队指导员刘家顺在一次执勤中,查获了一起走私港币案。走私分子悄悄拿出10万元港币对他说:“这10万港元就算我的一点小意思,我们以后可以做个朋友。”刘家顺斩钉截铁地对他说:“你就是搬来一座金山,今天也休想过我这一关!”

几十年来,沙头角没有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两方居民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里是世界上治安最好的地方。”在沙头角居住了几十年的沙锦涛老先生不无自豪地说。

科技强警立功勋

十年来,十三中队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建成了集图文传输、电子监控、紧急报警、组织指挥、边情处置为一体的三级光纤网络,并且在每个哨位安装了有线电话和对讲机,配备了执勤车辆,重点部位安装了现代传感器、夜视仪、无线自动报警器等,可以全天候、全方位监控重点地段。去年,中队还和香港警方建立起警务联勤互动机制,合作打击偷渡、走私、贩枪、贩毒等跨界犯罪活动,并在视频监控、通信联络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

高科技的投入,使边防部队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让不法分子插翅难逃。几年来,十三中队共捕获偷渡人员120人,抓获公安部门和香港警方通缉的要犯4人,查获走私58宗,案值2000余万元人民币。

近几年,十三中队还与深圳理工大学等院校联系,开设了文化补习班、电脑培训班,鼓励官兵参加大专函授。目前中队85%的官兵达到大专以上文化水平。

十年来,在“一国两制”的交汇点,十三中队屡立功勋,赢得了党和人民的赞誉。中队先后3次被授予荣誉称号、7次被公安部边防管理局评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1次荣立集体一等功、4次荣立集体二等功、22次荣立集体三等功,涌现出一大批先进英模人物。

服务经济促发展

深圳市盐田区与市中心区之间,被一座梧桐山分隔成两个世界。以前,只有一条收费隧道可以通行。当时有句民谣:“宁要市区一张床,不要盐田一间房。”

新时期,边防公路能否开发成盘山公路、方便市民出行?当时负责梧桐山上边防守卫的十三中队敏锐地看到这一问题,主动了解情况,向上级汇报。经过努力,由边防路改建的盘山公路3年前建成通车,现在平均每天车流量达2万辆以上。路通,人旺,财到。搬走的企业纷纷回迁,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落户盐田。

真诚造福百姓,服务地方经济,中队官兵从不讲价钱。

2002年,一个房地产公司在沙头角开发了一个楼盘“瀚海翠庭”,完工后因为消防通道宽度差1.4米,验收不合格不能销售。一边是已建成的楼房,一边是边防路,消防通道如何拓宽?几百套房子困死在那里,老板急得要跳楼。硬着头皮,老板通过盐田区政府找到了十三中队。经向上级请示,中队主动把边防路向后撤近两米。楼盘得以起死回生,房子很快销售一空。“本来笔直的边防路现在在这儿拐了个小弯。”中队长陈锦华对记者说,“但是这样做盘活了地方经济,促进了社会和谐,我们认为是值得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