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引领基础教育改革

2006-06-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曹继军 我有话说
近十年来,有近万名全国重点中学校长、近2万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在华东师大得到培训;近五年来,每年有1000多名本科生、100名左右的研究生、博士生从华东师大毕业后投身基础教育事业。华东师范大学因此拥有了这样的美誉:中学校长的“黄埔军校”,基础教育研究的“国家队”。

华东师大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基础教育理念

、实践和服务创新,引领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理念创新

提出原创性的基础教育改革理念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是华东师大服务于基础教育的一大特色。我国著名教育学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叶澜教授,提出了全新的基础教育理念。1994年起,叶澜教授带领课题组研究人员在全国10多个省市300多所中小学推广试验新基础教育理念。第一个本土化的中国教育学派“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在理念创新与实践力行中创建起来。

与以往基础教育不同,新基础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强调对生命的理解。新基础教育理论提出,学校要实现五个层面的内涵式发展:学校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提升人的主动健康发展为中心转变;学校从关注少数尖子生发展向关注每个学生的主动发展转变;学校从自上而下的垂直化管理向发挥每个主体积极主动性的扁平化管理转变;学校从封闭式发展向开放式发展转变;学校发展动力从行政强制型向内生型转变。

“只有以学校的整体转型为变革单位,并实现这五个方面的转型,中国的基础教育才能真正实现由近代型学校向现代型学校的转型。”新基础教育课题组研究人员如是说。据了解,有30多万名学生从新基础教育推广试验中受益。

像叶澜教授这样活跃在海内外教育科学研究舞台上的华东师大专家学者有很多。长期以来,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教师教育研究所和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直接参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各项方针、政策、规划的制定,充分显示了华东师大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研究“国家队”的角色和地位。叶澜、钟启泉、丁钢、陈玉琨、熊川武等一批专家学者就是这支“国家队”的核心队员。

实践创新

华东师大充分发挥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师教育的资源优势,创新中小学教师职前教育、入职教育、职后教育的模式,让优质教育研究资源辐射全国。

华东师大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建成“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在全国率先推行面向全体师范生的入职教育及面向中小学在职骨干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2000年起学校把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和微格教学训练作为全体本科师范生的必修课,使学生能够以出色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较强的综合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至今有7873名师范生接受了该项培训。

在研究生、博士生培养上,华东师大大胆创新培养模式,鼓励研究生、博士生服务于基础教育。多年来学校坚持选派在读研究生到中学一线去开展教学、调研实践,选派在读博士生到地区教育局、基层学校挂职锻炼。“这种新型博士生培养模式,对博士生来讲,是进入社会前的一次重要演练,为拓展就业、面向基层奠定了基础。”华东师大教科院的一位教授说:“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中小学更加经济地利用高校博士生资源,对处于教育变革中的学校实施校本化指导。”

在职后教育方面,华东师大开创了“华东师大远程模式”。在教师教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的过程中,华东师大在国内率先推行在职中小学教师研修一体培训模式,开设基于项目研修和课程研修的教师远程教育培训。通过这两种途径,指导并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信息素养,提升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信息化社会的需要。2002年,华东师大在国内率先推行中小学骨干教师网络远程教育硕士培养,探索基于远程开放的环境下,培养更多科研型教学专家,满足基础教育对高层次应用型师资的需要。项目实施三年多来,华东师大为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培训了6328名中小学教师。教育部将之称为“华东师大远程模式”。

加强中学校长及教育管理干部的培训是华东师大服务职后教育的另一重要举措。

位于华东师大校园内的“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被誉为基础教育的“黄埔军校”、“中学校长的精神家园”。多年来,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不断探索,初步形成了参与式研讨、典型经验现场教学、案例开发等颇具特色的教育管理培训模式。培训人员从全国各地中学校长到教育局长,从内地大陆的校长到港澳校长,以及台湾中学校长的交流互访,层次多样,地域广泛,在全国教育干部培训网络中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服务创新

华东师大以创办附属学校为抓手,输出“华东师范大学”这一知名教育品牌,为全国各地特别是华东地区拓展农村基础教育优质资源的新途径。

近年来,华东师大先后与上海闵行、南汇、松江、嘉定等农业人口比例较大的区县合作,共建了华东师大附属长风中学、华东师大附属周浦中学、华东师大松江实验中学等多所附属(实验)学校,与江苏常州合建实验学校也在洽谈中。

“通过共建附属(实验)学校,不仅解决农村学校遇到的实际问题,而且还会在区域内形成一个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圈,带动影响更多的学校发展成为优质学校。”华东师大基础教育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

为了帮助解决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匮乏的难题,华东师大鼓励毕业生服务农村基础教育。学校连续多年举办上海郊区农村中学师资专场招聘会,对到上海市郊区农村偏远地区乡镇级学校任教并签订五年以上服务期合同者,予以现金奖励,同时申报上海市政府“去郊区镇校任教毕业生奖励金”。

研究生支教团是华东师大服务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力量。两名当年被华东师大支教老师亲手教过的云南武定县贫困学生张晓波和张建清,2004年考入华东师大,成为支教老师们的同校师弟。“如果不是徐老师一直鼓励我,我也不会有今天!”进入华师大电子系学习的本科生张晓波说。他所说的徐老师,就是华东师大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就读于中文系的徐速。据了解,研究生支教团成立8年来,有35名研究生前往包括新疆、西藏在内的国家中西部地区17个省36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展开支教工作。

近年来,华东师大还开展对口支援西部教育工作,先后与云南师范院校开展全面合作共建,与新疆师范大学、西藏民族学院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在师资、学科等方面提供全面支持,为西部基础教育培养高层次的师资队伍提供有力理论及技术支持。2003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对口支援先进单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