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苏外:培养跨文化复合型人才

2006-06-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苏雁 我有话说

苏州外国语学校,来自许多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儿童快乐地成长着。这所1994年由苏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为改善投资环境创办的学校,如今正以4:1的比例从容选择生源。

苏州市“十杰校长”、英语特级教师、苏州外国语学校校长曹伦华告诉记者,十多年来,苏外坚持“突出外语、文理并重、国际融合、全面发展

”的办学思路,让孩子们成为“综合素养良好、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国际融合”逼出“复合型名师”

曹伦华认为,“苏州外国语学校实现培养世界公民的目标,首先要求教师要有创新和开拓精神、国际意识和世界眼光。”因此,学校分别与美国163、168中学,新加坡华侨中学等建立了友好关系。选派教师到国外进修、讲学、参加论坛,并定期送英语教师和双语教师出国培训。

学校还“多管齐下”。作为第一批“苏州市双语实验学校”,于2002年起在全体教师中开展“英语二级考试”,之后又由外籍教师和英语教师主持开设英语初级班和高级班。2003年8月,近30位教师参加了学校与南京师范大学合办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班学习;学校还先后承办了17项大型研讨活动,给教师创设更多参与和学习的机会。

正是这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创造了“苏外奇迹”:高考总均分已位居苏州市第二名,同时,许多优秀学子走进了清华、北大等国内外著名高等学府。

“1+1+1+X课程体系”培育“英语特长生”

漫步苏外校园,美国“自由女神”、悉尼歌剧院等各种跨文化交流为孩子打开了认识世界的窗户。在这里,一年级小朋友就能唱几十首英文歌曲,初中生达到了高中生的英语水平,而高中生通过大学四、六级的人数也已过半。

曹伦华告诉记者,外语特色系于课程。2001年9月,苏外在小学高年级正式实施科教双语教学实验。学校投资4万多元,从美国购买了40套最新的现行通用的“FossScienceStories”系列教材。在此基础上,地理、音乐、计算机、物理双语课也陆续开出。2002年5月,学校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外研社、《21世纪报中学生报》合作开发“以报刊为辅导的英语阅读教学”国际级研究课题,成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外研社实验学校。学校还逐步建立并形成了具有苏外特色的“1+1+1+X”的中学英语课程体系。3个“1”分别指国家所规定的英语课程、学校所选定的校本教材和英语报刊阅读;“X”是指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丰富多彩的英语阅读。

“精致小菜”提供“教育多样选择”

家长们有个形象的比喻,“苏外提供的教育宛如一道道精致的小菜,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教育选择。”

创办海外班,扩大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2002年3月,针对苏州高新区外向型经济的区域优势,苏外对大陆以外的海外学生单独编班。2003年9月正式成立海外部,实行独立管理。如今,海外班已有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个班近300人。

对于在校的大陆学生,学校致力于打造中西合璧的校园文化。2001年7月,在苏外举办的首届中国世界遗产国际青少年夏令营上,举行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世界遗产课程教材《世界遗产与年轻人》中文版首发式,苏外成为国内第一所正式使用这套教材的学校。学校是江苏省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基地。学生自己制作的《复活节岛》大型模型,被作为28届世界遗产大会展品。高一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完成了《关于提名苏州刺绣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文化遗产的建议文本》,已提交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相关部门。近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研究性学习又一成果――《中国的世界遗产》作为校本教材也即将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创办各种类型的“特色班”。学校与加拿大渥太华―卡尔顿教育局合作,开设加拿大实验课程班(中加班)。2005年9月,学校还在小学一年级开设“英特班”。两届境外修学班的学生,已成了世界文明对话的“小使者”,在他们身上已能看到国际化人才所必备的品位和气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