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融文汇理 立德树人

2006-06-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夏斐 通讯员 耿湘 我有话说

湖北省清华大学校友会落户这里;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相继走来;“科学发展观与中部崛起高峰论坛”将在这里举行……这,就是被社会各界誉为创办四载“零违规”的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当开展专科教育的普通高校独立学院。如今,学院形成了商学部、文法学部、信息工程学部、

外语系、机电工程系、生物工程系、基础课部、创新人才培养中心等4部3系1个中心;拥有涵盖文、理、工、经、管、法六大学科门类的近40个专业及专业方向;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生近5000人。

“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承载了大众化教育的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正放飞每一位有志学子心中的梦想和希望!

培养特色:品行素质能力

本着“融文汇理,立德树人”的院训精神,4年来,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建立了“举办高校领导、投资方参与”的领导体制和“院长治院,教授治学”的现代大学管理理念,提出了“执行力+思想力+约束力=卓越”的管理思路。

“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形成学院核心竞争力”。学院首创“分分合合”的办学模式,即分层教学、分段教学、文理融合、院企结合。学院成立了创新人才培养中心,该中心从新生中选拔出一定比例左右的优秀学生组成文科实验班和理科实验班,以全新的理念,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使“中心”成为有志于创新性和研究性学习的年轻人成长成材的摇篮。

同时,学院还提出了“一名学生、一位导师、一个具有个性特征人才培养计划”的学生培养模式,以品行、素质、能力为全新的学生培养目标,采用“教学研究、教学运行、教学监控”三位一体的教学管理模式,规范教学秩序、推进教学创新。

文化特色:学术泰斗光耀校园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的办学特色,吸引了许多具有“双师型”的专家学者前来任教。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家司法部等地的学者、院士、博导常年受聘于学院,于光远、李京文、茅于轼等著名学者作为特聘教授为学院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学院还从美国、法国、德国招聘优秀人才充实学院的师资队伍,使学院逐步与国际化接轨。

院长甘德安教授是一个对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有独到见解的教育专家。他对记者说:“大学之‘大’在于以文明为基础、以理性为旗帜,在于‘融文汇理’;大学之‘学’在于塑造年轻人的精神、思想与创新思维,在于‘立德树人’。如果说教育是生活的探险,研究是智力的探险,那么大学就是年轻人与年长者共同探险的故乡。”

“打通基础、建立平台、拓宽专业方向”。学院坚持走创新之路,借鉴全国各类大学课程设置的经验,调整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创建精品课程。为了增强学生的专业适应性,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学院依托专业优势,结合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把人文素质讲座和专业讲座制度化、系列化。

以院、系、社团为单位组织各种学生活动是学院构筑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如外语系“英语文化节”、院团委“校园十大歌手”比赛、“商学部礼仪、书画大赛”、“校际篮球联赛”等等不但加强了师生间、同学间的交流,也丰富了学生们的第二课堂。同时,充分利用好校园网、《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报》、《文理青年》杂志、《三角湖视点》、“文理之声”调频电台、学院广播台等校园媒体,为广大学生创造了一个励志成才、展现自我风采的人生舞台。

据甘德安介绍:为了鼓励学生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学院设有院长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新生奖学金以及贫困学生奖学金等各类社会赞助奖学金。学生毕业后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毕业证书,经江汉大学学位委员会审核,合格者按国家规定授予学位证书。学院与江汉大学毗邻相连、学缘相承,充分享受江汉大学一流的图书馆、实验设施、医疗服务及相关的校园文化资源。

就业特色:校企合作搭建就业平台

“走出去,引进来”!学院实行校企合作,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系、部为单位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形成了中介模式、合作模式、化整为零模式等多种实习模式。

瞄准武汉“五大产业基地”和“五大功能中心”,立足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江汉大学文理学院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与布局,新增了电子信息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一批本科专业,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紧缺人才。

校企合作搭建就业平台。江汉大学文理学院与深圳红彤、武汉天地国际劳务合作有限公司、武汉人马动画、国泰君安、广州合富辉煌、武汉东风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市商业银行、武汉电视台、新浪武汉分类站等30多个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目前,学院正与全国各大高新技术开发区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通过教学实践的“3+1”,为毕业生铺平就业的道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