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略论华侨华人的民族文化认同

2006-07-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许怡 我有话说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这种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

任何形态的文化,都是适应民族生存、发展的特点而形成和发展的。中华文化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民族品质、民族美德等,不仅被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所代代传承,也被移居海外的华侨华人所充分

认同和继承。最能反映华侨华人对民族文化认同与传承的,是在这样几个方面:

天下一统的国家观崇尚国家统一,反对政权分立,是中华文化价值体系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中国历史自秦朝统一六国到1840年,尽管内部时常会有一些摩擦和碰撞,分分和和,战战停停,但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千百年来,正是在分和交替中,大一统思想被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所认同,成为民族的共同心理、共同情愫、共同理念、共同追求。

大一统思想也在海外华侨华人的观念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无论身在何地,家安何方,他们都以“龙的传人”自诩,以祖国、祖籍国是“唐山”而自豪。在他们心里,“唐山”是一个完整的概念,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他们的“根”之所在。在许多情况下,他们的爱国、爱乡可以不带政治色彩,却不能不带统一色彩。他们爱祖国、爱祖籍国,是爱一个繁荣、强盛而又统一的国家。因此,他们具有盼望中国统一、富强的共同心理,并自觉地从舆论上、行动上支持中国的建设,维护中国的统一。从华侨华人毁家纾难、支援抗战,到华人社会中风起云涌的“反独促统”组织,都体现了华侨华人反侵略、反分裂的主流价值观念,体现了他们盼望中国统一的共同愿望和心声。

人伦和谐的社会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两个最基本的思想,一是天人协调,一是人伦和谐。天人协调是中华民族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而人伦和谐追求的则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和谐。几千年来,和合思想贯穿于中国各个时代、各家各派、民俗民风中。它深深融入中华儿女的血脉,体现在中国人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和辩证处理之中,成为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价值观和民族心态,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人的显著特征。

和合思想也被华侨华人所充分认知并发扬光大。背井离乡的华侨华人之所以能够很快地适应海外的生存环境,创业起家,落地生根,与他们传承祖先的和合理念不无关系。在为人处事上,他们以中庸为道,不偏不倚,兼顾各方,尚义重情,随和温良;在创业发展方面,他们讲究“和为贵”,“和气生财”,“天时地利不如人和”,相互帮扶,互利共荣。华侨华人谦和礼让的品质,成为他们与其他民族沟通、共处的润滑剂。它消弭了不同种族、不同国籍之间的隔阂与对立,缓和了由竞争带来的紧张关系,化解了诸多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增加了与所在国人民相处的融洽与和谐。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这样赞许说:“现代世界极为需要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特别是‘和气’的思想”,如果这种思想“能为世人接纳,那么这世界将充满欢乐祥和。”

兼容并蓄的文化观中华文化长盛不衰,其历史脉络从未中断,这在各文明古国中是绝无仅有的。造就这种独特而伟大的文化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其多元一体的内在建构。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兼容性、多样性、开放性。它吸收和融汇异质文化的养分,不断地更新和完善自己。同时,它源源不断地输出自身的文化能量,给异质文化以影响。中华文化形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从古到今中国各民族在文化上互相吸纳与回馈、对西方文化学习与借鉴的过程。

华侨华人从走出国门的第一步起,即带去了文化上的中华民族因子。华文学校、华文报刊和社团组织构成了华侨华人社会的三大基石,并以此为载体完整地保留了中华文化的浓重色彩。另一方面,他们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在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融合他国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逐渐形成独具特色、体现他们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华侨华人文化。而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他们的努力,也为当地社会所接纳。从简单的文化迁移,中经被动的文化同化,再到自觉的文化融合,华人华侨将中华文化中那些既有旺盛生命力、又被广泛认同的成分加以保存,并在异域生长发育,使中华文化在海外得到发扬光大。

勤俭耐劳的生活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生活在灾害频仍的恶劣环境中。中国大陆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决定了它是一个多灾之国。翻开古书,水、旱、风、震、雹、雪、霜、虫,无休无止的自然灾害始终伴随着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历史。中国古代经济在相当长时间里以农耕为主,相对于采摘、狩猎经济,靠天吃饭的小农经济需要付出更为艰苦的劳动,受气候条件的影响也更大。这样的生产方式和生存条件,决定了我们的祖先必须要年复一年地辛勤劳作,必须要为每月每日的生活精打细算。可以说,中华民族正是在与各种自然灾害不断抗争、在为生存繁衍而不断奋斗的过程中,养成了吃苦耐劳、勤勉节俭的民族品格。

这种民族秉性,在海外华侨华人身上得到极大弘扬。无论身处何地,从事何种职业,华侨华人闻鸡起舞、不知疲倦的奋斗精神,节俭聚财、集腋成裘的创业过程,以及惊人的适应力和创造力,均为世人所赞叹。老一辈华侨华人勤俭持家,吃苦耐劳,完成了必经的资本积累,同时也使自己在异国他乡扎下了根。新一代华侨华人尽管所从事的职业更为多样,但克勤克俭、自强不息的民族基因仍在他们身上延续。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同一民族通常都具有共同的思想意识、价值系统、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人们正是在这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中获得了归属感和认同感。文化认同是物质力量无法替代的“软实力”,具有继承性、稳定性、延续性。科学地总结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研究它对包括海外华侨华人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的影响,对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祖国统一进程,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系致公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