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环保之路 和谐之路

2006-07-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邵文杰 我有话说

“蓝蓝的天上白云朵朵,美丽的江河泛青波……”记者站在白雪皑皑海拔5010米处的风火山远望青藏铁路沿线,这里拥有原始的高原生态,青藏高原神圣、神奇、神秘,这里蓝天白云如画、雪山冰峰相连、戈壁广袤无垠、湖泊碧绿如镜。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记者从青藏铁路起点格尔木市南山口车站前行采访,雪山巍峨,河流纵

横,草原茫茫,湖泊遍布。翻越昆仑山,就进入中国最大的“无人区”――可可西里,记者看到,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雪豹等珍稀野生动物给亘古荒原带来了无限生机。

“确保江河湖泊不受污染”

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指挥长黄弟福告诉记者,青藏铁路建设中,环保投资达15.4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4.6%,大大高出目前国家规定的大型工程环保投入应达到3%的标准。

在高原生态脆弱区域内,铁路线遵循“能避绕就避绕”的原则,施工场地、便道、沙石料场的选址都经反复踏勘确定,尽量避免破坏植被。为了恢复铁路用地上的植被,科研人员开展了高原冻土区植被恢复与再造研究,采用先进技术,使植物试种成活率达70%以上,比自然成活率高一倍多。在铁路修建过程中,施工人员在取土前就把表层的植被和表土铲除,铲除以后集中堆放、养护,取完后回铺,仅沿线草皮移植的花费就高达2亿多元,回铺的草皮达数千万平方米。

在线路经过错那湖畔的地段,青藏铁路建设施工单位在20多公里顺湖路段,用13万条装满沙石的编制袋垒成护堤,有效防止施工污染湖水,确保江河湖泊不受污染;在拉萨河特大桥施工中,施工单位采用了旋挖钻机干法成孔,避免了泥浆流入拉萨河。

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专家咨询组组长张鲁新告诉记者,建设青藏铁路的过程,是建设者认识自然规律,尊重科学,爱护并保护环境的历史进程。铁路建设者以对环境保护高度负责的态度进行科学研究,掌握相关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了施工建设与环境保护齐头并进。

在加强植被保护方面,积极开展植被恢复技术研究,为生态系统的重构和再生奠定了基础。工程破土面积得以严格控制。地表植被和表土得到有效保存。植被恢复与再造试验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沿线沱沱河、安多及当雄等不同环境条件下,开展了高寒草原、高寒草甸植被恢复与再造试验研究,为沿线生态植被恢复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效指导。

在湿地、湖泊环境保护方面,保证了江河源区生态功能不受影响。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湿地地段,线路选择了逢沟设桥涵、增加小桥涵密度、大量采用以桥代路、路基抛填片石、填筑渗水材料等措施,保证了地表径流对湿地水资源的补充,防止湿地萎缩,确保了水源涵养功能不受影响。沿湖路段环保措施切实有效。对错那湖沿湖路段制定了详细的沿湖路段专项生态环保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有效防止了对错那湖及湖畔湿地造成污染。

保护青藏高原野生动物资源

2002年6月,记者在可可西里工地采访时听到这样的一个故事:2002年的6月20日,来自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外围的一大群雌性藏羚羊在五道梁施工工地一带胆怯地徘徊,试图通过工地向西迁徙。

正在可可西里施工的铁路建设单位获悉情况后作出决定,停工为藏羚羊让道。民工和施工机械立即撤离工地,让藏羚羊警觉和恐惧的彩旗也被拔掉了,工地恢复了宁静。当记者来到这里时,已有4000多只藏羚羊通过了铁路施工工地。7月底,藏羚羊完成今年的繁殖后回归之时,青藏铁路建设单位同样停工为藏羚羊让道。这种情况在全世界铁路建设史上是没有先例的。由于高寒地区的特殊气候,青藏铁路每年只有半年可以施工,所以工期很紧,但工人们说:“为了保证藏羚羊的生殖繁衍而停工,值!”

为保护青藏高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物资源,铁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的重点区域,铁路全线设置了3个种类33处野生动物通道。这些通道符合藏羚羊、野牦牛、野驴等珍稀野生动物的饮水、迁徙习惯,保障沿线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迁徙和繁衍。而今,每年春夏季节,分布在可可西里各地的藏羚羊都会集结成群,进行大规模迁徙,自由自在地穿过这些通道,长途跋涉前往气温凉爽、水草丰美的卓乃湖、太阳湖等地产仔,数月后再带着幼仔返回原栖息地。

建设一条高原生态环保型铁路

青藏铁路总体设计师李金城表示,铁路建设者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真做好青藏铁路的环保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一条高原生态环保型铁路,为雪域高原献上了一条绿色的“哈达”。

7月的藏北草原,绿意盎然,生机勃勃。青藏铁路通车之后,记者看到青藏高原铁路沿线两侧已经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动人画面。国家环保总局、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权威部门多次检查后认为,青藏铁路沿线冻土、植被、湿地环境、自然景观、江河水质等得到了有效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未受明显影响。全国人大环资委在对青藏铁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后认为,青藏铁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范例,是依法保护环境的先进典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